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接任滿一個月,多間傳媒今日(22日)分別發表對他的訪問,涵蓋香港法治、海外法官、律師海外交流以至法律義助等議題。毛樂禮表示會就香港司法和法律的重大議題,以法律的角度發聲。他認為香港司法仍然獨立,「法官委任係冇政治考慮」,只要終審法院的質素可被人看見,有信心海外法官會繼續來港,呼籲市民不要攻擊個別法官。毛樂禮亦期望大律師公會與非政府組織合作,擴大公會提供的法律義助服務,以惠及市民。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明報》、《星島日報》、《香港01》和NOW新聞台今日(22日)分別發表毛樂禮的訪問,毛樂禮表示香港在過去27年對法治「一路都係有唔同意見去表達」,但假如以「一個純法律嘅角度」解釋香港的司法系統,會可見「法官委任係好獨立,同埋係冇政治考慮嘅」,法官考慮案件時只是看法律和事實,「冇其他考慮」。
呼籲市民勿攻擊法官
毛樂禮重申終院多名海外非常任法官離任不會影響其運作,認為只要其他地方的律師和法官「睇到終院個判詞,可以講喺普通法制度嚟講呢,係國際級」,且其他地區的最高法院亦會引用香港終審法院的判詞,認為只要香港司法工作獨立、質素能被人看見,有信心海外法官仍會來港,公會也會向外國解釋香港法庭的運作。他亦提及不少資深大律師近年退休,期望新晉的大律師多與外國律師接觸以至交流,讓香港法律界保持國際化。
近年不時有法官的判詞受爭議,毛樂禮表示市民可客觀理性地批評法庭判詞,但不應該攻擊個別法官,亦反對外國任何針對法官或律師的制裁。他強調會維護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獨立,在重大法律及法治議題上,以法律角度發聲。《香港01》有就毛樂禮上任當天提到行政機關「權力越大,責任越大」(The greater the power, The greater the responsibility)的說法追問,毛樂禮重申不評價現時行政機關運用權力是否小心,認為他的說法適用於所有地區。
盼加強法律義助服務
上月毛樂禮接任時提及希望改善大律師公會的法律義助服務,他透露計劃與4個非政府組織合作,協助更多市民解決刑事以外的法律問題,例如勞資和家庭糾紛。毛樂禮表示大律師公會1,700多名會員中,約有300人願意提供免費法律服務,希望整合資源。大律師公會亦補充,於過去10年共接獲逾2,400宗有關上訴的申請,據審慎檢視每宗個案後,累計為超過580宗個案,提供法律意見及或協助上庭。
至於香港法律界與中國大陸的交流,毛樂禮稱日後會公佈前往北京訪問的細節,並表示假如資源許可,或會考慮與香港律師會合作,在中國大陸開設課程。他表示期望維持公會1990年代起每年訪京的傳統,以便向北京政府反映意見,強調不會抱「討好任何人或者怕任何事」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