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昨日(6日)公佈「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工作小組總結報告」,表示過去10年牙科服務開支增加2.5倍,形容資源側重治療、輕預防,未有通盤考慮成本效益。當局建議以「共付」形式向13至17歲青少年提供200元洗牙資助,參與者需使用政府「醫健通」資料庫,建議市民「共付額」為200元,即牙醫在建議中每次可獲400元,但亦可自訂收費。另外,牙科街症將於本月底起改為網上派籌。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報告宣佈成立「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工作小組」,小組昨日(6日)發表報告。報告指出政府投放在牙科服務的資源由2014/15年度的3.66億元,增至2023/24年度的12.89億元,10年間增長2.5倍,但「重治療、輕預防」,亦未「通盤及充分考慮」資源投放的成本效益,認為基層牙科服務「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報告提出未來牙科政策應改為「重預防、早發現、早治療」,而非不論經濟能力以公帑提供或資助全面的治療性牙科服務,稱後者不具成本效益亦不能持續,政府財政上也無法負擔。工作小組建議主力向基層提供基本口腔護理,並集中向弱勢社群提供服務,例如透過綜援向經濟無法自給自足的人士提供安全網。
料每年37萬青少年受惠
報告提到明年推出的「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更多細節,稱有意以「共付模式」資助13至17歲青少年洗牙,政府會資助200元,牙醫可自定收費,但政府建議市民的「共付額」為200元,即建議牙醫收取的診金為400元,較目前一般價格低。接受資助的青少年需使用「醫健通」,料明年首季推出,估計每年受惠人數約37萬。
香港牙醫學會昨日發稿,表示歡迎政府推出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呼籲業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