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耶穌會刊物《美國雜誌》近日刊登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的專訪,周守仁承認香港存在需治癒的傷痕,相信教會可透過「共議同行」精神貢獻社會,協助療癒香港以至世界其他陷入兩極化的地方,亦期望市民透過理解和合作,重塑香港人的身份。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周守仁的專訪在他早前到羅馬出席世界主教會議後進行,但近日才在雜誌發表,中文版本則在昨日(13日)發表的《公教報》刊登。專訪大部分內容圍繞主教會議發表的《最後文件》,另有談論香港和中國大陸,周守仁表示「具同理心地聆聽」和信任是最重要的事情,認為人們可討論任何議題,但前提是有聆聽的胸襟,否則只是單向發言。
周守仁承認香港「有我們自己的傷痕」,需要治癒,中國與梵蒂岡亦應對話,「但我知道這不容易,尤其是在中國,這不是傳統」,但認為中梵雙方都認同需加強互信。周守仁強調共議同行精神是世界唯一出路,稱目前世上充斥分裂和自我中心,期望聖神可改變教會。
他表示對香港而言最重要的仍是療癒,此後香港便能重拾自信。他認為香港過去存在傲慢心態,並非好事,但香港教會仍應建立自信及建立形象,而不是單單懷緬以往的風采,期望港人透過理解和合作重塑身份,教會亦可以共議精神治癒世界。
此前受訪稱「想推翻政府就不要來香港」
今次是《美國雜誌》在過去兩個月內第二次刊登周守仁的專訪,周守仁在10月底的專訪上亦談及香港社會現狀,當時他表示鼓勵人們到香港,認為「假如你想推翻政府,那應不要來,否則便來吧」,亦認為香港經濟已較疫情時改善。周守仁當時也提及移民潮,表示教會30至40歲年齡層人數減少,可能造成領導層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