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於香港時間今日(7日)凌晨召開記者會,宣佈辭去執政自由黨黨魁一職,但會暫時留任總理,直至自由黨選出新黨魁為止。杜魯多近期支持度下降,令他面臨的黨內壓力與日俱增,杜魯多承認面對「內鬥」(internal battles)下,他無法成為帶領自由黨出戰今年稍後大選的最佳人選,認為他辭職可讓一切重來,「是時候冷靜下來,讓國民重新開始,在這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形勢都錯綜複雜的時期繼續前行」。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杜魯多原定當地時間上午10時45分(香港時間昨晚11時45分)在官邸外召開記者會,但於當地上午11時(香港時間今日凌晨零時)才正式開始。杜魯多回顧商討自貿協定、扶貧、抗疫、聲援烏克蘭、對抗氣候變化等任內事件,表示對服務加拿大國民的每一天感到榮幸。杜魯多自言是「戰鬥的人」,形容奮鬥精神已「深入我的骨髓」,然而即使他願意為加拿大人奮鬥,國會已經癱瘓一段時間,他昨日較早前與加拿大總督西蒙(Mary Simon)會晤,獲對方同意安排國會休會至3月24日。
稱遺憾未能通過政改
杜魯多稱在剛過去的聖誕及新年假期與家人詳談後決定辭職,「我會辭去黨魁職位,並會在黨內選出新領袖後辭去總理職務,昨晚我已通知自由黨展開相關程序」。杜魯多指出加拿大在來屆大選「值得有真正的選擇」,而若他要繼續面對「內鬥」,將無法成為這「最好的選擇」。
杜魯多表示如有一件遺憾的事,「那就是未能推動政改」,他期望將來加拿大人可在選舉時以排序方式選出他們心儀的政黨,而非目前只選一個政黨,認為這有助減少政治撕裂,「但這需要朝野政黨同意才可達成」。他同時稱相信自由黨的新領袖會繼承該黨的價值和理想,有信心自由黨可再次勝出大選,並批評保守黨黨魁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的願景不適合加拿大,強調不能停止對抗氣候變化。
加拿大國會原定本月27日復會,最大在野黨保守黨已預告將向自由黨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最快本月30日表決,但杜魯多已宣佈休會期延遲至3月24日,意味不信任動議最快今年5月才能於國會表決。加拿大CTV電視台分析指,此舉將可令自由黨在國會復會前選出新黨魁,無需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面對新一輪不信任動議。
副總理辭職成致命一擊
現年53歲的杜魯多2013年起出任自由黨黨魁,2015年率領自由黨於國會選舉大勝,其後出任加拿大總理至今,並帶領自由黨在2019年和2021年兩次大選繼續成為最大黨,雖然無法單獨取得過半議席,但仍能以少數派政府姿態執政。
然而自由黨近期民意支持率持續下跌,不但顯著落後於保守黨,亦被第三大黨新民主黨追貼,隨着加拿大需於今年10月前舉行大選,杜魯多亦面臨越來越大的黨內壓力,自由黨內最少20多名國會議員近期相繼要求杜魯多辭職,前副總理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上月辭職,甚至在公開信批評杜魯多只注重政治噱頭(political gimmicks),更令杜魯多陷於下台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