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發行的「基礎建設零售債券」昨日(6日)截止認購,錄得約12.8萬人認購,總金額約178.5億元,距離政府原定的200億元目標相差約11%。這是港府2011年發行零售債券起,首次未獲足額認購,政府發言人回應稱近期股票市場活動「相對活躍」加上減息預期改變,都影響投資決定,認為今次發行已達到政策目標,並稱政府債券整體仍受市場歡迎。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港府11月宣佈發行「基礎建設零售債券」,稱可「更好管理大型基建的現金流需要」,目標發行額為200億元,並可隨認購反應調整至250億元,債券年期為3年,每手面額1萬元,保證息率為3.5厘,較10月截止認購的銀色債券低半厘。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當時表示,基建零售債券可讓市民對基建項目有更大「參與感」和「獲得感」。
基建零售債券認購期昨日下午2時屆滿,政府表示從配售機構獲得初步資料顯示,今批債券認購金額約為178.5億元,估計最終發行額約178億元,低於200億元目標發行額,認購人數約12.8萬。基建零售債券將於本月17日發行、翌日在港交所上市,明年6月首次派息。
港府稱已達政策目標
港府發言人表示市民會根據自身投資目標及考慮市場環境,對不同投資選項作相應決定,稱近期股票市場活動「例如新股上市相對活躍」,市場對未來減息預期有所轉變,都對投資決定有影響。翻查資料,今年1月至11月港股共有64間企業新上市,是2013年至今最低,集資額約834億元。
特區政府稱基建零售債券的發行目的,是為市民提供穩定和具穩定回報的投資選項,並讓市場參與推動基建發展,認為已達到目標。當局強調政府債券仍受市場歡迎,反映投資者肯定本地綠色、基建和債券市場發展,以至他們對香港長遠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