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2024年12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略微下跌至51.1,低於11月的51.2,連續3個月處於擴張區間,反映營商環境持續好轉。不過,改善幅度較上月減慢。
值得關注的是產出、新訂單、就業、採購庫存等分項指數均下跌。12月來自海外和內地的新增訂單量同時減少,整體訂單增長放緩至3個月低位,主要受外部需求疲弱,以及憂慮潛在的美國關稅威脅所拖累。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除此之外,業界在價格定位方面顯得謹慎,即使成本持續上漲,卻依然調低產出價格,有關跌幅更是2021年3月以來最大。
企業繼續看淡業務前景,主要憂慮競爭加劇,與來自貿易壁壘的挑戰對後續銷情的影響。企業於年內7度精簡人手,就業職位由升轉跌。 整體投入成本上升,但升幅回落至近4年最低,員工成本連升32個月後回穩,採購價格升幅則創15個月最大,高於長期平均值,主要受原材料價格上升影響。但企業為保銷路,未有將額外成本轉嫁客戶,反而7個月以來首次調低銷售價格。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副總監Jingyi Pan表示,最新PMI反映2024年底保持增長勢頭。產出指數第四季平均值創2023年第二季以後最高,反映經濟增長較之前數季好轉,然而12月增長步伐減慢,而前瞻指數也顯示,2025年開局很可能延續放緩趨勢。
Jingyi Pan續指,外部需求減弱,壓抑着2024年最後一月增長的銳氣,不少業者就美國關稅對貿易前景的潛在挑戰表示憂慮,有關影響還將在新的一年,繼續左右營商情緒和經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