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發表《財政預算案》表面上看似涵蓋不同範疇或照顧到不同階層,但實際出現蜻蜓點水及自相矛盾之弊和困局。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財政預算案》提到為鞏固香港在全球貿易的前列地位,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強自身的發展動能,向內要拓展全國內銷市場,向外則要擴展全球經貿網絡,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而配合「一帶一路」倡議,政府會在兼顧歐美市場的同時,拓展東盟、中東、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
為此,港府進一步協助港商及投資者開拓市場,自2023/2024年度起的5個財政年度,政府會向貿發局增撥合共5.5億元,協助香港企業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以及開拓新興市場,並加強環球推廣。
從上面陳述,港府或企業要開拓的市場幾乎涵蓋全世界,近有大灣區或者國內其他省份,遠一點則是「一帶一路」,此外又要拓展東盟、中東、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以及加強環球推廣。問題顯而易見,就是缺乏焦點,縱橫四海最後可能一事無成。
至於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局長傅美晶早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提到,新加坡對外的主要布局在東南亞,因為這地區融合低人力成本、高水平技能、以及人口達6.5億人的龐大消費市場等。由此反映,新加坡跑贏香港不無道理。
再者,香港政府強調「搶人才」為刻不容緩之事,所以,政府引入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須將一定金額的資產,投放在本地市場,但不包括物業投資。在通過審批後,便可來港居住及發展。但另邊廂又鼓勵本港年輕人北上大灣區成就一番事業之餘,深圳前海又不時撬香港牆腳,出現「一邊吸一邊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