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日前指赤字於香港而言,應該不算甚麽,也不是問題。不過香港經濟環境差是鐵一般的事實,樓價向下、不少飲食零售排隊執笠、政府財赤等等,悲歌近日在傳媒再起。消息人士向本台透露,由反中變親中的《星島日報》近日開始陸續裁員,行動直到今日(11日)仍然繼續,所有部門均需交出「人頭」,人心惶惶。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消息人士向本台透露,裁員行動由2月底通知,採取「逐個擊破」方式,她估計公司未有一次過大派炒魷通知,是避免出現震盪情況。她指有編採部同事在家收到公司電話,通知他即時終止僱傭關係,翌日返公司辦理手續及領取遣散費支票。
她續透露裁員行動由上月底開始後,至今天未停,不同部門均傳出有同事被炒消息。亦有編採部門員工指裁員行動帶有「顏色」矛頭,立場「偏黃」或「深黃」者大都難逃一刼。
不過,另外有消息人士指,大裁員行動和集團持續虧損有關,加上今年5月1日起強積金「對冲」機制取消,因此集團趕在機制生效前,炒走一批年資較高的員工,為集團節省一筆遣散費開支。
《星島日報》母公司星島新聞集團(01105)去年8月底公佈的中期業績出現下滑。截至去年6月底的半年內,收入按年下跌2.28%,降至3.79億元,此外,其他收入及收益淨額減少近一半,導致公司上半年虧損同比增加了9.67%,達4,680.4萬元。每股虧損為5.32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