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惠譽昨日(3日)宣佈把中國主權信貸評級由第五高的「A+」下調至第六高的「A」,主要基於中國財政赤字持續增長、政府債務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大幅上升,並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4.4%。中國財政部稱對惠譽下調評級深表遺憾、不予認可,認為惠譽的做法偏頗,「不能充分客觀反映」中國實際情況。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惠譽表示下調評級是基於中國公共財政趨弱、公共債務急速上升,稱中國為刺激經濟推動寬鬆財政政策,但連同政府收入結構性萎縮,將「很可能令財政赤字高企」。惠譽估計今年中國政府赤字將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4%,按年增1.9個百分點,從2020年起的平均赤字比率亦達6.5%,遠高於其他被評「A」級的經濟體之中位數2.7%;政府債務相當於GDP的比例預計將在今年升至68.3%,並於2029年增至80%,較2019年時的37.9%大增,亦比惠譽上次評估時高。
憂關稅增不明朗因素
惠譽表示中國經濟體龐大及多元化,亦有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長率,目前中國對企業提供的財政支持,是為了讓經濟從地產轉型至新型工業和消費驅動,相信中國經濟中期而言仍有支持,政府債務長遠可望變得穩定,但美國最新公佈的關稅將增加不明朗因素。
惠譽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長4.4%,遠於中國官方的5%目標,截至2029年的平均增長率則約為4.3%。惠譽的增長預測仍較另外兩個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樂觀,其中穆迪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4.2%,標準普爾則預計增長4.1%。
中方強調經濟續向好
中國財政部回應遭惠譽下調評級時,稱惠譽「固守原有的評級方法」,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是有失偏頗的」,未能充分反映中國實際情況,以及「國際國內市場對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一致認知」,對此深表遺憾、不予認可。
中國財政部稱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不變,去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幅度屬主要經濟體前列,形容年初至今國民經濟「延續向新向好態勢」,國際資本市場亦看好中國,但承認中國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