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近年經濟狀況欠佳,不論是個人還是行業均面對財政問題,抵受不住的可能會申請破產。立法會日前公佈文件顯示,破產管理署過去3年度發出的破產令數字連年上升,由2022至23年度的6,261宗,升至上年度截至今年2月的7,950宗,已超出2023至24年度全年的7,408宗,主要受影響的階層繼續是50歲以上。
另外,勞工及福利局亦公佈了過去3年發放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的一部份情況,餐飲服務活動業已連續兩年發放出最多款額,由2023年的3,500萬元增至去年的4,550萬元;申請數字更是連續3年居各行業之首,由2022年的702宗增至去年1,195宗,比2023年亦增加了46.6%。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破產管理署回應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黃俊碩的書面提問時稱,2024至25年度截至今年2月為止,已發出了7,950宗破產令,超過上一年度全年7,408宗;有關數字亦是連升3年,前兩個年度分別按年增加升7%及18%,上年度首11個月則較2023至24年度全年升逾7%。
如以年齡劃分,上年度有38.27%破產人士是50歲以上,較2023至24年度增加2.09個百份點,且是連續兩年度呈增長;40至50歲破產人數亦微升0.24個百份點,30歲以下、30至40歲階層的數字則呈下跌。超過61%破產人士的欠債額介乎20萬至60萬元,較前一年度減少約2個百份點,但欠債超過100萬的比例增見增加,例如欠債200萬以上至600萬元的人由5.79%升至6.9%,欠債600萬元以上的更由2.58%升至3.73%。
破產原因方面,最多是收入未能應付基本開支,達42.5%,但較前一年度減少了2.11個百份點;因為失業而破產的人數佔比,亦由2023至24年度的24.26%減至上年度的18.69%。不過因為負資產、賭博或投機虧損、個人擔保引起的負債等導致破產的人數亦有增加,醫療開支增加、業務欠佳等導致破產的人數佔比更增加了超過1個百份點。
破欠基金最多必有餐飲業及建造業
勞工及福利局回應自由黨議員張宇人的提問時透露,過去3個年度發放破欠基金最多的3個行業當中,均包括餐飲服務活動和建造業,兩者數字亦連續兩年增加,如餐飲服務活動業由2022年的1,480萬元增至去年的4,550萬元,建造業亦由1,510萬增至4,360萬元;印刷業曾於2021年排行第三,涉及670萬元,旅行代理、代訂服務及相關活動則在2023年上榜,放放了1,090萬元,出版活動則以3,150萬元佔去年第三位。
在宗數方面,餐飲服務活動業3年均位處眾行業之首,由2022年的702宗增至2023年的815宗,再到去年1,195宗;建造業則在2022年以579宗位處第三位,之後兩年分別以515宗和909宗位居第二。出版活動在2022年以589宗位處該年第二多,郵政及速遞活動業在2023年以330宗成為第三多申請的行業,去年則由體育及其他娛樂活動業的763宗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