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周二(25日)起一連4日在海南舉行,大會在首日發表亞洲經濟前景報告,展望今年亞洲經濟增速為4.5%,略高於去年的4.4%,中國的經濟增長亦有約5%。報告提到,亞洲仍是全球價值鏈核心,中國仍是全球製造業中心,雖然中國產業仍有較大對外轉移的風險,但中高端產業轉移的速度料將放緩,惟中低端產業的轉移趨勢相信會持續。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大會發表的報告提到,雖然世界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大,但亞洲仍將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預計今年亞洲加權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5%,略高於去年的4.4%。報告認為亞洲就業和收入總體趨勢向好,通脹水平繼續回落,雖然貿易和投資總體受壓,但數字貿易和服務貿易相信是亞洲經貿的突出點,又估計金融市場總體維持穩定,不過多數經濟體貨幣可能將面臨貶值壓力。
另外,中國、印度、越南、菲律賓、蒙古、柬埔寨、印尼等亞洲經濟體,料將維持5%以上的較高增長速度。對於中國的情況,報告預期今年中國經濟增長仍相對強勁,足以對東亞經濟增長作出有力支撐,又估計中國今年整體相關措施將持續產生對經濟增長的托舉效應。
報告亦提到,中國產業對外轉移的態勢雖仍面臨較大風險,但轉移結構正在起變化,從長期來看中國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預料今年中高端產業的對外轉移速度會逐步放緩,特別是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領域的外遷勢頭將有所減弱,惟中低端產業的轉移趨勢則將繼續。
報告分析,由於刺激產業轉移的政策因素正在逐步被市場消化,人才、市場和新技術等中國國內中高端產業的發展潛力和優勢日益突顯,以及美元升值、高利率等或令美國產業回流趨勢繼續放緩,都是中國中高端產業轉移減慢的原因。
論壇秘書長張軍強調,當前世界面臨日益分裂,如果缺乏信任就會一事無成,故今次會議把重建信任作為重要議題。他認為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有新的發展,故需做好應對嚴峻挑戰的準備,相信亞洲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和東盟將繼續展示強勁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