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樓市表現疲弱。利嘉閣地產發表最新報告指出,2024年全港共有23,318宗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其中有7,575宗屬於蝕讓個案,佔比從2023年的17.4%大幅增加15.1個百分點至32.5%。這主要是因為樓市辣招的放鬆導致出現更多蝕讓套現的情況。
除此之外,帳面獲利個案錄得15,581宗,佔比達66.8%,較2023年的81.8%下跌了15個百分點,連續六年下滑,兼且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17年新低。每宗私宅轉手的平均賺幅亦連跌六年,僅有24.2%,按年大幅回落21.9個百分點,為自2010年以來的15年最低。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報告指出,隨著市況變化及樓價持續回落,去年銀碼在401萬至600萬元的物業顯著跑出,錄得4,848宗獲利登記,且其獲利成功比率達到最高的69.4%,按年下跌11.7個百分點;801萬至1,000萬元物業的獲利比率排名第二,達67.5%,共有1,796宗;至於1,001萬至1,200萬元的物業則排名第三,獲利比率為67.4%,共有834宗獲利登記。
如果以全港三區計算,去年港島區獲利比率最高,達68.9%,但較去年下跌12.7個百分點,而新界和九龍區的獲利比率分別為67.2%和64.7%。
屋苑方面,嘉湖山莊去年錄得最多的327宗獲利登記,獲利比率達79.4%,為榜內第三高的獲利比率。獲利比率最高的是名城,錄得133宗獲利個案,涉及比率高達88.7%,反映在沒有辣招限制的情況下,不易再出現百分百獲利的情況。獲利比率相對較高的屋苑還包括維景灣畔的86.5%及嘉湖山莊的79.4%。
在每宗轉手個案的平均賺蝕幅度方面,日出康城需要蝕1.3%,表現最差,而維景灣畔的60%是榜內最高的賺幅,其次是嘉湖山莊的52.2%賺幅。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預計2025年樓市仍將波動,樓價表現也會反覆。業主在不受辣稅約束的情況下,賣樓套現的靈活度將大幅提高,因此預期今年的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將持平波動,但希望在下半年市況轉穩及全年樓價仍有機會微升5%的支持下,2025年轉手獲利比率有望微增至70%左右,而平均賺幅也有望微升至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