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俄羅斯專業測試機構早前指出,中國汽車的耐腐蝕性能較差,僅為歐洲車的三分之一。內地媒體報道,抖音博主「舅事玩車」最近向長城汽車(02333)董事長魏建軍提問,針對某些國產品牌生鏽的問題。魏建軍回應表示,這需要更長期的觀察,他認為生鏽不是工藝問題,可能與設計有關,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良心問題。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魏建軍之前曾表示,包括汽車價格戰導致車企「光出不進」,降低了產品質量;智能駕駛並不是一場秀,而是需要實踐來獲得真知。
俄羅斯汽車行業權威媒體《AUTONEWS》在題為「Какие китайские машины ржавеют быстрее все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測試,哪些中國汽車生鏽最快)」,
負責測試的專業機構Lamark顯示,歐洲品牌汽車金屬的使用壽命約為12年,使用防腐蝕塗層後,幾乎所有歐洲品牌汽車的金屬耐腐蝕期限可增加至約22年,這一指標是中國汽車的2.4至4倍。而中國新車在俄羅斯條件下的使用壽命不超過5至7年。
測試過程中,歐洲品牌汽車表現出明顯更強的耐腐蝕性。而有5個中國汽車品牌的旗下新車,其金屬車身未進行防腐處理,使用兩年後就會出現明顯的生鏽現象。
報告指出,外殼薄、耐腐蝕性差、電子配件質量低、油漆太薄以及懸架不適合俄羅斯,這是俄羅斯人眼中中國汽車的五大缺點。
測試人員認為,這些測試結果並不代表中國汽車的製造品質,僅能證明中國汽車品牌未能針對俄羅斯的氣候條件和當地駕駛員的激進操作進行車身的優化設計,導致汽車的耐久性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