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樓市去年受到疫情、加息及股市下挫等不利因素下,不少地產發展商紛紛把新盤押後,令去年新樓成交量不足1萬伙。但隨着生活復常,經濟回穩,地產市道也漸回春回暖。
市場預測2023全年,本港將有約119個全新一手私宅項目供應,合共提供約40,291伙,數量較預測2022年的34,046伙增加18.3%,創下自2005年以來近19年最多,也是期內首次重破4萬大關。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119個新盤中,「鐵路盤」供應最多合共有16個,涉及7個站,預計可提供12,227伙,佔全港總伙數約三成,包括位於日出康城的11D期至13期4個項目、共4,529伙、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3至第5期5個項目共3,050伙、天水圍天榮站1,393伙、元朗站YOHO Hub第C期的939伙、何文田站844伙、油塘站792伙、及錦上路站柏瓏III的680伙。
而第二大新盤「貨源」,為啟德新區及跑道區,全年將有14個項目,提供8,592個新單位。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按地區劃分,九龍區潛在供應量罕有地超越新界區,涉及48個項目共17,086伙,佔今年全港整體潛在供應達42.4%,其中啟德新區、跑道區佔逾一半。
新界區今年有28個潛在供應項目,涉及15,594伙佔整體38.7%,其中元朗區供應最多,有5,356伙;至於港島區則有43個潛在項目部署登場,涉及單位7,611伙佔體18.9%,當中南區佔4,082伙或約54%。
陳海潮指,去年被壓抑的購買力今年有望釋放,加上美國加息放緩,以及中港通關後內地客重新入市,均有助今年新樓銷情。陳預期今年一手私宅賣買登記量可較去年升約5成,即約1萬5千宗,登記金額料亦增加約49%,達1,6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