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14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於北京展開,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工作報告,承認中國外部壓力增大、內部困難增多,國內經濟向好「基礎還不穩定」。今年中國以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通脹率2%為目標,李強形容實現目標「很不容易」,需付出艱苦努力。中國今年度預算赤字將增至5.66萬億元人民幣(約6.08萬億港元),按年增長39.4%,預算赤字率為4%,是1994年稅制改革後最高。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李強總結過去一年中國政府在經濟、投資、地區發展等各方面的工作,稱國際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可能對我國貿易、科技等領域造成更大衝擊」,並提到貿易保護主義加劇、關稅壁壘增多,國內亦面臨需求不足、消費不振、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當局批今年度GDP增長目標定為5%,是連續3年設於同一水平,通脹目標由去年的3%下調至2%,而去年度實際通脹只有0.2%。
中國去年推出「組合拳」刺激經濟,李強在工作報告建議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預算赤字率增至4%,按年提高1個百分點,即赤字規模5.66萬億元人民幣(約6.08萬億港元),按年增加1.6萬億(約1.72萬億港元)或39.4%,政府會發行5,000億元人民幣(約5,371億港元)特別國債、1.3萬億元人民幣(約1.4萬億港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貨幣政策方面,李強稱中國會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提到會「適時降準降息」,以刺激社會融資。
稱有幹部亂作為、不作為
李強亦提到中國共產黨內的「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稱需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並要「大力整治形式主義」,亦提到有幹部「亂作為、不作為、不善為」,一些領域和地方腐敗問題仍多。他要求政府提升行政效能,從實際出發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