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中國經濟日報」發表評論文章,坦承近年確實有外資企業遷出中國大陸市場的情況,不過這些都只是「個別的」與「局部的」。文章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有進有出」是正常經濟現象。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文章指出,客觀地說,外資企業遷出中國的情況確實存在,如日本佳能關閉珠海工廠,蘋果公司將iPhone 14部分生產線轉移到印度。不過,對於擁有近50萬戶外資企業的中國來說,上述現象只是個別的、局部的。
文章提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有進有出是正常現象,企業適時對產業鏈進行多元化布局與轉移無可厚非,不值得大驚小怪。
儘管疫情影響持續,根據中國商務部9月19日公布的數字,今年首8個月,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卻不減反增,達到892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4%。其中,根據美國智庫Rhodium Group公布的歐洲對華FDI數據,今年上半年歐盟對華FDI總金額高達55億歐元,高於2021年及2020年同期的48億歐元,也較疫情前2019年上半年的54億歐元更多。
文章續指,中國利用外資面臨著更加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存在一些影響外商投資預期與信心的不確定性因素。對此,中央下一步利用外資要繼續在「擴」、「穩」、「提」下功夫,通過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提升利用外資的能力與水平。
擴增量就是要從解決外商投資企業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入手,讓更多的外商投資能夠更加順暢地進入。穩存量是要以製造業為重點,引導外資投向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現代服務等領域。提質量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外商投資的促進和服務。
文章提到,當前中國大陸在利用外資上,面臨著更加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存在著一些影響外商投資預期與投資信心的不確定性因素。文章並強調,要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便利外商投資與商務人員往來,加強促進外商投資,做好外商服務。
然而,若從中觀資料觀察,情況明顯不同。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料來看,遠不如宏觀資料那麼靚麗。規模以上外商工業企業數目,從2013年的5.8萬家,下降至2022年7月的4.3萬家,減少了26%。而同期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從34.4萬家增加至44.6萬家,增長了30%。結合微觀的企業調研,某種程度的「脫鉤」似乎已初現端倪,至少對工業企業特別是製造業而言是如此。
事實上,FDI中製造業投資規模已於2011年見頂,當年為521億美元,之後趨勢性下行至2020年的310億美元,絕對金額減少40%。在此期間,大陸製造業投資由10.3萬億元翻番至21.4萬億元,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占比上升17個百分點至41%。此消彼長之間,換句話說外資在中國製造業投資中的占比急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