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25,是125%啊!
上個星期放假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決定全球這樣的加關稅。個個也加,真的嚇親大家,最後50多個國家,現在決定排住隊去美國叫爸爸!但是身為「不惹事但不怕事」的中國人,當然就要與侵侵奉陪到底啦!卒之拉扯了一個星期之後,特朗普決定在香港時間,4月9號中午12點起,對中國收的關稅,加碼加到104%。中國亦決定報復,加美國進口關稅到84%,還說會向世貿組織,告侵侵一狀。侵侵隨即反咬至125%。究竟這件事會是「奉陪」還是「奉賠」到底?那就要「放長雙眼睇」!
現在談不談或者和不和你談也未知,不過加你稅就從來沒停過。白宮於當地時間周二4月8日宣佈,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額包裹徵稅額翻3倍,從貨值的30%加到90%,5月2日生效。新安排下,每件小額包裹,提貨人須繳付,相當於貨值90%或75美元,約585港元關稅,6月1日後升至150美元(約1,170港元)。聲明指,理由是中國實施報復性關稅,而這樣做,對於有效應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面臨的威脅,亦是必要和適當的。侵侵這招,好明顯是針對內地跨境電商平台,就好像這兩個,例如TEMU、SHEIN等電商平台,多年來利用最低限度的漏洞免稅,向美國消費者出售低價商品。
面對這一場關稅戰真的如狼似虎,香港人怎面對,最後又會是怎樣的一個結局呢?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4月8日,就終於站出來回應,除了鬧爆美國霸凌野蠻,對他們嗤之以鼻之外,還提出口號式的「7大招」,包括把握國家發展機遇,吸納高端人才和深化區域合作等,都是那些吧,你懂的。不過就有記者翻查資料,發現家超口中的「7大招」,可以在佢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找到。究竟係他「壇數」高到一早已經預計到要怎樣應對美國?還是打算以不變應萬變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好多香港做生意的人就應該「震過貓王」,例如香港付貨人協會主席林宣武,4月9日在電台節目表示,中小企因為這場關稅戰,要即時面對很多問題,可能會要求出口商分擔新增稅款,或暫時叫停新訂單生產,惟不知要「拖幾耐」,壓力非常大。另外亦都有傳媒估計,這場關稅戰,除了令股市暴跌及香港貨品競爭力受人民幣急貶而拖累外,大批高槓桿和高負債率的香港企業,亦可能因為結構財赤、高息和資產貶值等 而瀕臨「爆煲」。當中以地產、貿易物流、傳媒及中小企為最高危,就例如屢傳陷入債務危機的「新世界發展」、「九龍建業」、「國泰航空」、「電視廣播(TVB)」、「有線寬頻」等,隨時也有被「Call Loan」風險。外界之前已預料,香港金融機構的壞帳率及已創近14年新高的破產清盤數字,可能再被推高。萬一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特朗普還可能加速發動港元和美元脫鉤,那到時香港人就真的「一屋人都中六合彩」,「冚家富貴」啦!
不過總有「智者」看到的是與別人不一樣,例如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他就在報章撰文表示,即使美國對香港實施高關稅,香港仍會繼續保持自由港地位,保障貨物,資金和信息等自由便捷流動,還可以成為全球最佳的購物天堂與避稅中心。他更相信香港的旅遊與零售業,可以在年末會來個大翻身。原因是各國旅遊人士,都樂意途經香港的時候,買點東西,可能造就香港成為水貨中心!
有時真的是「大嘅就唔生性,細嘅又唔聽話」。世界立立亂,香港又連年財赤,看看港府提交的數據。原來21名問責司長、副司長及局長,在過去5年只是外訪,也用了近4000萬公帑,一共外訪了437次。
用得最多公帑的,是財政司長陳茂波,外訪31次,用了1063萬港元,而外訪得最多的是商經局長丘應樺,有43次,用了574萬港元。其他人不少也外訪30次 ,每個亦用了差不多300萬。那4000萬,就這樣沒有了!你以為完了?還有,看看下屆立法會選舉的預算開支為12.8億,比上屆增加52%,還說之所以用這樣多,只是希望可以便利更多人投票!
用得最多公帑的,是財政司長陳茂波,外訪31次,用了1063萬港元,而外訪得最多的是商經局長丘應樺,有43次,用了574萬港元。其他人不少也外訪30次 ,每個亦用了差不多300萬。那4000萬,就這樣沒有了!你以為完了?還有,看看下屆立法會選舉的預算開支為12.8億,比上屆增加52%,還說之所以用這樣多,只是希望可以便利更多人投票!
聽到這裡,以上這麽多個資訊,不知道可不可以用一句「屋漏兼逢連夜雨」來形容呢?
歡迎下面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
面對亂世,只能夠說句「各位香港人,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