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六(12月17日)在fb一些群組流傳一段影片,事發日期和時間不明,片中有數名香港南區官立小學的學生,在鴨脷洲邨多層停車場天台球場疑似欺凌同校一名女同學,將麵碎和飲料往她身上「倒頭淋」,笑著叫道「打開個口吖!你食咗佢吖!」,又反問「做乜唔反抗呀?」,引發網民一片責罵聲。
影片於上周六開始在網上流傳,網民紛紛於影片下留言責罵,認為「唔想搞大=個女仔一直會比人bully落去」、「離晒譜睇見就把幾火」、「報警處理,欺凌唔可以容忍」、「真係衰得咁緊要既」、「太過份了我睇到都怕」等等。就事件本台向香港南區官立小學查詢,校方昨日(23日)回覆指知悉日前有該校學生懷疑遭同學欺凌的影片於網上流傳,校方對此深感震驚及痛心,又指由於警方已著手處理有關個案,校方將配合警方的調查工作,現階段不便就事件作回應。本台再向警方查詢,警務處公共關係部回覆指已接獲相關報案,案件列作「聲稱襲擊」,現由西區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五隊調查,暫未有人被捕。
就校園欺凌事件,Channel C不時都接獲投訴,不少家長都質疑校方究竟可以怎樣處理,其實教育局有「處理欺凌及跟進」指引。根據「學校處理欺凌事件流程圖」,校方應即時了解和跟進,最重要查看有沒有人受傷。然後,教師初步介入調停,與家長加強溝通以協助學生改善行為,同時檢視校內的反欺凌政策。若情況未有改善,便由訓輔組接手,使用「承責改進法」處理,為涉及欺凌事件的學生訂立改進計劃,轉介社工、學生輔導人員、教育心理學家等跟進。若有需要,校方都應該諮詢警務處的學校聯絡主任。若仍然未解決,便要考慮改用其他介入方法或尋求外界協助,例如群育學校的短期適應課程,精神科治療、心理輔導或家庭服務等。
至於「承責改進法」是甚麼呢?「承責改進法」強調採取積極正面的態度來解決問題,是根據本地的情況及需要,揉合以下三個輔導及處理欺凌的模式、原則和技巧編寫而成:
1. Solution-FocusedTherapy 尋解導向治療(Metcalf, 1995;何會成等,2003;吳家玲等,2003)
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
- 問題的成因與其解決方案並無必然關係,因此,在面談過程中追查問題的成因非首要之任務。
- 面談的重點是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旨在使問題能在較短時間內解決。
- 解決問題的方法必定存在,而且通常多於一個方案。透過鼓勵,受助者能積極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 人人皆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策略性溝通,能協助受助者發掘及善用其潛能,使問題得到解決。
2. The No Blame Approach (Maines & Robinson, 1992; Sullivan, 2000)
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
- 處理欺凌問題是一個解難的過程。
- 欺凌是欺凌者、受害者、旁觀者及可提供援助者共同擁有的問題,所以他們都應協力解決問題。
- 指責及訓斥只會使欺凌者產生抗拒及逃避的態度,甚至加強他們對受害者的敵意及報復心態,因此,
不斥責的態度更能幫助他們承擔責任及共同尋求解決的方法。 - 讓欺凌者了解受害者的感受,有助防止欺凌事件再發生。
3. The Pikas Method of Shared Concern (Pikas, 1989; Pikas, 2000; Sullivan, 2000)
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
- 每一個牽涉欺凌的學生,包括主欺凌者、附和者、以及受害者,皆有責任一起努力去解決欺凌問題。
- 以非責難的態度去了解學生的擔憂及困難,有助學生承擔責任,而又不會各懷敵視或怨恨。
- 跟進面談對監察事件的進展十分重要。
- 在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時候,教師應與欺凌者及受害者一起會談,共同商討長期維持和諧關係的方法。
Pikas建議兩個處理手法:共同關注方法Shared Concern Method(SCm)及說服強制方法Persuasive Coercion Method(PCm)
- SCm包括以下五個處理步驟:
1. 接見欺凌者
2. 接見受害學生
3. 裝備及訓練有關學生一起會談
4. 復和
5. 跟進 - PCm只集中用於處理欺凌者,例如在有需要立刻終止一些危險性高的暴力行為時採用。該法企圖以講道理方法誘發欺凌者羞愧之心,以及使用各種外控方法以停止欺凌者繼續去欺凌受害人。
- Pikas認為教師應多採用SCm以釋除學生疑慮,並引導所有學生(包括旁觀者)自省和承擔責任。此外,Pikas相信SCm帶來較持久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