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推出「臨時失業支援」計劃,向合資格人士發放一萬元,最終收到至少47萬宗申請。不過,《Channel C》接到馬會電話投注站兼職員工陳先生(化名)投訴,指原於6月已獲批資助,惟本月初收到政府通知,指其申請資格不符,需退還全數資助。
政府指,為加快發放資助,不會在審批時核實自我申述資料真確性,但會在發放資助後再作覆核。近日發現約520名申請人不合資格,當中包括350名馬會投注站員工。陳批評,先批後審做法不能接受,亦早已花費該筆資助以維持生活,「我一個月得4、5千蚊,要唔食飯、唔使(錢)兩個月先還到」,希望政府可酌情處理。政府回覆指,申請人需於繳款單發出的14日內退還資助,假如申請人有經濟問題,最多可延長至兩個月,逾期當局將透過電話、書信,甚至法律途徑追款。
政府今年2月推出「臨時失業支援」計劃,向合資格人士派發一萬元資助,受惠對象涵蓋全職、兼職及自僱人士。申請人需於去年第四季、即10至12月內至少有一個月在港工作,月入需介乎$2,700至$30,000,並需於提交申請當日,已連續失業至少30日,或受聘於599F處所而被停工至少30日。當局收到至少47萬宗申請,比原本預期的30萬多逾50%。
獲批前已兩度覆核 2個月後要求收回資助
《Channel C》接到投訴,陳先生(化名)於馬會電話投注站任職兼職,於今年1月被馬會停工,一直都是「零收入」,遂於3月申請「失業救濟金」,首次申請因文件內容問題失敗。陳先生要求覆核,政府指,由於馬會並非屬於599F處所,因此申請資格不符。惟陳發現,身邊有部份同事卻獲批,於是再提交覆核,終在6月獲批資助一萬元。
然而,陳先生於本月初收到電話通知,指其申請並不符資格,「佢(政府)問我今年3月仲係咪馬會員工,我就話係,佢就話『咁你唔符合呢個資格,唔屬於599F』」,更要求他退還全數資助。陳心中生疑,一度誤以為是詐騙電話,欲致電「臨時失業支援」熱線求助,該熱線卻因資助計劃結束而停用,頓時求助無門。
政府:加快批錢速度會「先批後審」 520人不合資格馬會佔逾半
《Channel C》向負責「臨時失業支援」的施政報告組查詢。政府回覆指,為加快發放資助速度,當局於審批時並不會核實自我申述資料的真確性,但會在發放資助後進行事後覆核,以確保善用公帑並防止濫用。當局會透過最新資料或向僱主抽查,以審核申請人是否合資格。
政府續指,至今已有約520名申請人資格不符,當中有350人為馬會員工。當局解釋,由於場外投注處並不屬於第599F中的表列處所,又指不少馬會投注站員工在申請或覆檢時報稱自己失業,但其最新強積金紀錄卻顯示申請人未離職,如沒有標明最後工作日、或仍有馬會支薪等。這350人均承認在提交申請時並非失業,將會把資助退還給政府。
政府更呼籲相關申請人與政府合作,盡快退回資助。一般而言,申請人需於繳款單發出的14日內退還資助。若申請人有經濟困難,還款期最多可延長至兩個月。假如申請人不退回款頂,當局將會循既有機制追討,會先透過電話、書信途徑聯絡申請人,最後才會循法律途徑追討。
追回資助做法「不能接受」 退還資助加重經濟壓力
陳形容,政府「先批後審」的做法不能接受,「我係好驚訝,你覆核過㗎喎,你檢查過可能可以寬鬆處理等等,我先會畀獲批嘅啫,點解批完你會問我拎返錢?」。他強調,自己停工的1月至3月均是「零收入」,直至4月起才有馬會的資助,故自己在申請時確實失業逾一個月。
陳無奈指,政府強行要收回資助亦「無辦法」,但坦言停工令生活壓力巨大,獲批的一萬元早已花費於生活上,「我一個月先得4、5千蚊,如果係一次過要我還一萬,其實我都唔知點......我要唔食飯、唔使(錢)兩個月先還得到」,希望政府可酌情處理。
翻查馬會資料,馬會於疫情高峰期關閉部份場所,包括場外投注處、電話投注中心、餐飲設施等。馬會亦於2020年2月、即疫情初期推出兼職僱員收入津貼計劃,為場外投注站及其他部的合資格受影響員工提供經濟援助,員工可獲得最多等同收入50%的津貼,至今已有逾一萬名兼職員工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