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熱話

香港人道年獎2024得主出爐 李芷殷:我來不是救這個世界 我來是學習

出版: -
0
香港人道年獎2024得主出爐 李芷殷:我來不是救這個世界 我來是學習
香港紅十字會周六(11日)舉行「香港人道年獎2024」頒獎禮,表揚得獎者救助弱勢的行動,選出七位香港人道年獎及兩位香港人道新力量的得獎者,得獎者分別來自不同界別,其中有辭去正職,投身人道救援任務工作的李芷殷,她分享指面對任務上很大的反差,亦是她很大的功課,讓她學會靈活應變,保持謙卑參與任務,「我來不是救這個世界,我來都是學習的」。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李芷殷表示,她好多謝支持人道醫療工作的人,特別是支持海外工作的人,她直言在香港參與海外救援工作的人並不多,她希望能令大家關注世界有很多人有需要,她指香港很幸福,而其實世界上有很多人道危機,無論是天災、疫症、武裝衝突等,他們正經歷水深火熱的問題,希望大家可以放眼世界,多關注世界不同人的需要。她指獲獎令她在做海外救援工作的時候,更加體會到對人的尊重和同理心,她指這個就是作為每一個醫護人員,應該要有的一個本心。

李分享指,求學時期,她便立志成為無國界醫生救援人員。她稱中三的時候,搭地鐵看到一個無國界醫生的燈箱廣告,她被一張印有一個醫護人員去餵小朋友吃東西的相所觸動,她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她就從中三的時候開始,就選擇理科,大學讀護理學,畢業後再考了兩個助產師的牌,然後再讀一些熱帶醫學、野外醫學的課程、學不同的語文。從中三起之後的十幾年,她不斷裝備自己,直至她被派了第一個人道工作任務給她。她憶述稱:「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廣告,但不知道為什麼那一刻就覺得很有意義,很想幫一些受難的人。」
她被問到實踐夢想跟現實的落差時,她表示「落差太大」。她說在準備的過程中,有很多困難的。例如讀書、學語文、去外地接受訓練的過程。她指有很多語言、社會文化上要適應。她又分享到了第一次南蘇丹的任務,要適應惡劣環境,她住在草屋內,天花板全部都是蜘蛛;然後廁所是旱廁,打開廁所板下面的洞,全部都是蟲。另外,在香港醫院用的超聲波、電子儀器,去到一樣都沒有。她指是有很大反差,但亦是一個很大的功課,令她學會了靈活變通,讓她保持謙卑地以「我來不是救這個世界,我來都是學習的」的心態,去完成六個人道救援任務。
李又分享指,南蘇丹的任務令她最印象深刻。任務期間出現安全事故,基地受破壞,團隊中大部分人已撤離,其他組織亦結束了當地工作,但她和數名隊友繼續24小時留守,維持醫院基本運作。她回憶指那段時間不會覺得很累,反而覺得很滿足能為當地提供唯一的緊急醫療服務。
李被問到過程有沒有放棄的念頭,她坦言說沒有,但會有些懷疑人生的時候,例如在出任務時她自己病倒,她指克服天然環境和自己水土不服,還要工作的時候,會令她懷疑人生,她會問自己「為什麼會在南蘇丹?」 、「你在這裡做什麼?」。被問到是甚麼原因令她堅持?她笑說:「沒有的,睡一覺,明天早上康復就沒事了」 她指那些是一點點的念頭 讓人會覺得很累,很辛苦,會懷疑人生,但未至於要放棄。
李被問到有甚麼信念讓她一直堅持,她指自己有沒有一些很標誌性的座右銘,她指自己在每一個環境,她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她指因為每一個地點都有自己的限制,譬如她在蘇丹的時候,她去派避孕套,都曾經受過阻力,這件事在香港好像很普通,原來在某些文化和環境下,不是那麼容易接受。那她會跟自己說:「我盡了最大的努力,嘗試去克服,去連結當地的文化。」
李指未來的目標就是繼續做海外人道救援工作,她正在讀一個公共衛生的課程,她希望今年可以畢業,讓她可以以公共衛生的角度出發,去看照顧健康這件事。
求真求知 報道實況 三年風雨 屹立不倒
如果唔想我哋消失😭
繼續全天候睇到最新+全面+真確報道
同消閒副刊、生活資訊、體育、娛樂等創新優質多元資訊
請即成為Channel C付費會員「自己友」 訂閱享專屬福利!
👉🏻https://bit.ly/3wK00JQ
下載埋Channel C App 瀏覽足本報道!
👉🏻https://channelchk.com/app
大大力召集更多廣告推廣/媒體合作 專業用心締造流量保證!
👉🏻[email protected]
感激讀者及客戶厚愛與扶持 支持我哋穩定營運長遠拓展
屬於Channel C一份子嘅每一個您 成就未來每個週年🫶🏻
【盡知天下事 唯有Channel C】

🔥「爆片爆相」返嚟喇!🔥 
一經獨家採用將會獲得由
齊柏林熱狗店送出$50禮券乙張! 
報料:https://wa.me/85264691456
爆片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