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近年庫房財政緊張,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16日)在網誌撰文,直言未來數年「北部都會區」相關工程陸續上馬後,政府工程開支將進入高峰期,為確保工程按時推展,當局會更靈活善用市場資源,包括透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確保「北部都會區」工程進度不會受公共財政狀況制約,同時強調發債籌資不會用在政府日常開支。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陳茂波重申,提速發展「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把握科技變革機遇的關鍵,為前沿技術、新興產業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發展空間,並透過構建完善的創科生態圈,推動大灣區聯動發展;而為抓緊相關機遇,香港需要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提供足夠空間及基礎設施,吸引科技企業落戶香港及加大其在港業務的規模。
他表示除了「北部都會區」相關工程,其他重要民生相關的基建工程如北區醫院擴建、啟德新急症醫院、公營房屋相關土地平整項目等亦會陸續上馬,勢令政府工程開支進入高峰期;為了推行策略性基建,並讓新增產業用地更快推出,香港有條件、亦有能力適度增加發債。
他形容發債支持基建工程、投資未來是國際慣常及普遍做法,而且一些先進經濟體的政府債務,相對生產總值比率均超過百分之一百,但香港相關比率僅約9.3%,認為未來即使略為提高,仍屬於穩健水平。他強調發債籌資僅會用於投資未來,不會用於日常開支,隨著基建工程逐步落成,未來發債需求及規模也會相應減少。
陳茂波以2024至25年度為例,指港府發行的綠色及基建債券,在機構投資者部份錄得近3倍至7倍的認購額,反映市場對於能帶來固定收入的優質資產有龐大需求,亦對香港長遠發展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