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平穩後不少學校已恢復實體課安排,惟學生的心理健康似乎未有因此得到明顯改善。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2777 8899」今日(29日)公佈「中學生情緒及求助狀況」調查結果,發現有46.5%受訪中學生有高水平壓力指數。另外,88.5%學生同意「不反對向別人求助,但有煩惱會盡量自己解決」,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徐小曼表示,學生求助心態尚算正面,但相信有不少學生隱藏情緒又沒有勇氣求助,建議學生及身邊人多留意情緒健康。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青協關心一線今年10月至11月期間,透過問卷調查形式訪問5,160名中一至中六學生,調查他們情緒及求助情況。調查顯示,9月新學年開始以來,有46.7%學生認為最感困擾的是「功課/考測繁重」、39.4%認為是「學習動力低」,另有29.1%認為是「成績退步」。
調查同時參考焦慮症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收集受訪學生焦慮情況。結果發現,今年有輕度至嚴重程度焦慮傾向的學生佔24.2%,2年前則有21.9%,而2018年更只有15.4%,4年間上升了8.8%。
受訪學生在接受調查時表示,過去一星期較常出現的焦慮症狀主要為「容易感覺疲倦和乏力」、「容易感到煩亂或覺得驚恐」及「覺得比平時容易緊張和著急」,分別佔結果的45.3%、29.6%及29.1%。
而當面對情緒時,有88.5%學生不反對向別人求助,但有煩惱會盡量自己解決;69.9%認為遇到情緒困擾是人之常情,不需要掩飾,但有70.9%認為需要很大勇氣去求助。
青協關心一線在2021年9月至今年8月期間,曾處理22,780宗關於情緒的求助個案,比去年增加了約3,335宗。
徐小曼認為,若學生嘗試自己解決困難不果後,應盡快向父母、老師或社工傾談,亦可選擇社區上不同形式及有信譽的輔導資源。她又建議,學生及身邊人應多留意有否出現易疲倦,乏力等有壓力及負面情緒的早期症狀。另外,徐小曼指學校應該更多關注學生課業外身心、社交和全人健康的需要,以及加強經營校園關愛互助氣氛,提升學生歸屬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