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本港西貢水域出現後受傷、死亡的疑似布氏鯨,其屍體今日(1日)在萬宜水庫西壩完成解剖,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到場了解狀況後,聯同漁護署署長梁肇輝、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總監祝效忠會見傳媒。
謝展寰表示,於7月初收到發現鯨魚的報告後,已立即立即聯同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研究引領其離開香港水域,但在徵詢內地專家、本地保育團體專家意見後,認為最好方案是繼續觀察,因為作出驅趕或會令鯨魚受驚,而以物理方式亦可能弄傷牠。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他又指,不應該簡單就將責任歸究於漁護署,認為大家教育不好需要改進,目前不適宜太快下結論。此外,他表示法例對設立禁船區有限制,走程序需時,加上鯨魚周圍走,難以設立禁船區。
至於會否追究觀鯨人士的責任,謝展寰認為在配現行法例下檢控有困難,而且鯨魚死因未明,未必與觀鯨人士有關,而且搜證方面亦有困難。至於未來如再有同類情況,他認為有4方面工作可做,包括加強公眾教育、制定迅速及有效處理方案、參考海外做法,為鯨魚作出保護,以及檢視法例是否有可改進的地方。另外,將來會視乎情況,研究擴大漁護署權力。
祝效忠則表示,經解剖後已取走樣本研究,新傷口位於鯨魚背部前方,面積及深度較大,而鯨魚胃部並無海洋垃圾,初步懷疑牠為年幼鯨魚,目前仍須研究才知牠為何會進入香港海域,未來或會將部份樣本送至外國化驗本以確認有否病變。
梁肇輝就指,署方收到有關報告後,已馬不停蹄想辦法保護鯨魚,而經徵詢保育團體及海洋公園後,認為由於鯨魚出沒水域很闊,設立禁區有難度,而且會影響相當多水上使用者。他又表示,未來或會將鯨魚骨骼製成標本作教育用途,以及用於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