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牛津大學7日於權威科學期刊《自然》刊登最新研究,指COVID-19病毒可以造成腦萎縮,令大腦內控制情緒和記憶區域的灰質減少,出現損害嗅覺等後遺症。
研究由牛津大學的維康綜合神經影像中心(Wellcome Centre for Integrative Neuroimaging)進行,團隊翻查全球最大磁共振成像數據庫U.K. Biobank的數據,取得785位人士在疫情爆發前的腦部影像後,再邀請他們再進行腦部掃描佢作比對,這些參與者年齡大多介乎51至81歲之間,多為白人。
團隊發現,在染疫的401名患者中,他們於確診數個月後出現了大腦損傷,腦萎縮的程度亦相當於正常大腦老化十年,其中「海馬旁迴」(Parahippocampal gyrus),較未曾受感染的多萎縮了1.8%,令與嗅覺相關的區域受影響。而輕症患者的大腦中,控制注意力和組織力的功能亦惡化,相等於大腦萎縮了0.2-2%。不過,研究人員指,目前尚未知這種影響是否可以靠大腦神經系統自我修復,仍需作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