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向美國國會提交2025年度《香港政策法報告》,引述民主派初選案、國安通緝令、《立場新聞》案等事件,批評北京和香港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破壞香港法治、人權和自由,亦有美國公民入境香港期間遭扣留問話。特區政府昨日(1日)表示強烈譴責和反對報告,稱報告內容「明顯是為保護美國獨大的政治目的而編製」,是堆砌故事、穿鑿附會,批評美國重施故技,試圖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結果只會醜態畢露,絕不會得逞」(will only expose its slyness and will never succeed)。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美國國務院批評北京危害美國利益,不符合《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對香港擁有高度自治的承諾。報告稱北京和香港政府持續以國家安全為理據「破壞法治以及受保障的權利與自由」,形容去年3月23日香港實施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23條)引入北京對國家安全「過度廣泛的界定」,並稱北京只會在香港可「提供獨特利益」時,才容許香港在商業及貿易上保持與中國大陸「有一些分別」。
報告稱香港在北京政府「監督」下運用23條和港區國安法,進一步侵蝕香港法治,破壞香港人的基本自由和人權,且滋擾和威嚇境外人士。報告稱港府去年12月24日再通緝6名身在海外的港人,並吊銷另外7人的特區護照,亦定期向海外人士在港的親友問話。報告點名其中一名被通緝人士、時事評論員鍾劍華,稱他的銀行戶口被凍結,退休金也無法取回。
報告指港府「積極起訴」民主派人士和新聞自由倡議者,提及初選47人案、黎智英案和《立場新聞》案,其中初選案被告最高被判監10年,去年亦持續有人被當局以國安相關控罪起訴,原因包括侮辱中國國旗或國歌、穿上涉嫌具煽動性的服飾等。報告同時回顧部分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以政治因素為由辭任,並稱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申請讓吾爾開希等海外證人視像作供被拒時,律政司曾向法院呈交國安委的「判斷和決定」,一度被鄒幸彤質疑為「秘密意見」。
稱港府未推動普選
政制發展方面,美國國務院稱香港的選舉制度改變在實質上禁止非建制和獨立候選人參選,所有區議會議席都由「親北京官員」(pro-Beijing officials)控制,香港政府也沒推動《基本法》列為「最終目標」的普選進程。
美國國務院表示在港區國安法及23條下,公開批評中國的美國公民被捕風險增加,透露一些與民主派人士或組織有關的美國公民入境香港時,被入境部門扣留問話,並批評香港執法部門經常不回覆美國執法部門的查詢,或只提供毫不相關的資訊,雙方來往也要透過北京。
特區政府斥堆砌故事
特區政府昨日(1日)表示強烈譴責和反對美國國務院的報告,稱報告對香港各方面情況發表失實言論和污衊抹黑,「內容明顯是為保護美國獨大的政治目的而編製,再次顯露美國霸權主義下的野蠻,為打壓其他地方的發展權利和安全利益而堆砌故事穿鑿附會(piling up false stories and narratives),是明顯為服務美國自身政治利益而創作的製成品。」
港府聲明逐點反駁美國報告,稱港區國安法和23條是讓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改善營商環境,煽動罪行亦非壓制對政府作出「正當批評」的言論,強調警方有責任依法追究在境外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惡行」,稱被通緝者「危害國家安全的惡行昭然若揭」,「無庸置疑」。特區政府亦強調任何背景人士只要「符合愛國者的要求和具體標準」,便可依法參加選舉,認為改組後的區議會能夠更全面、準確反映民意。
強調23條保障人權
特區政府強調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斥美國重施故技發表顛倒是非的謬論,漠視23條立例後「對經濟發展和人權保障所帶來的正面效果」,試圖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只會醜態畢露、不會得逞,重申堅定維護香港市民受法律保障的權利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