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計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稀釋的核污水排放到大海,排放期長達30年,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接受訪問時表示,為了市民健康及安全考量,不排除增加禁止進口的水產來源地,亦會擴大抽驗日本食品的輻射種類,主要涉及水產類,例如魚生未必適合進口。謝展寰又質疑日本解釋會確保核污水稀釋至無害才排放的說法,認為如果已經淨化,為何日本不留在本國自用。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日本當局計劃今年夏天將稀釋的核污水排放入大海,繼日前在報章撰文,電台訪問,謝展寰接受電視訪問時再解釋,日本落實進行排放核污水後,港府將採取行動,禁止福島沿岸最高風險縣份的水產品入口本港,擴大抽驗輻射種類,範圍可能會比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更大,今次主要涉及水產類,檢測時間需時會更長,因此新鮮食品如魚生未必適合進口。
謝展寰又提及,政府化驗所已經添置輻射檢測裝置,兩個月前起已加強檢測日本食品,用作分析輻射水平變化。被問到禁止福島周邊高風險食品進口令會否維持30年之久,謝展寰表示要視乎食物的檢測結果,即使未來數十年科技及技術難以預測變數,但從保障食物安全,保障市民健康角度出發,只要日本繼續排放,「我們需要禁制多久以保障市民健康,我們就會禁制多久。」
謝展寰又說日本解釋會確保核污水稀釋至無傷害程度才排放,但他質疑如果已經淨化至無害,為何日本方面不留在本國自用,他認為是欠缺說服力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