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調查指出,「躺平」現象開始年輕化。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年會)早前進行研究,訪問近千位中學生,近三成人指自己已「躺平」,四成人更表示自己已「躺平」1 年。機構指「躺平」是社會現象,大眾不應為視為負面主義。
「躺平」文化源於中國大陸,可泛指「無欲無求的生活主義」。女青去年 9 至 11 月研究近千名中學生,發現四成一受訪者自感「躺平」,大部分受訪者指並非單純感到無望或無方向,又指對主義感到中立。若按數據推算,香港或有近 9萬名中學生「躺平」。
機構又指以往公眾視「躺平」為年輕人逃避問題的態度,受訪中學生整體傾向「躺平」是「覺醒」的生活態度,而非一味消極面對生活。有案例指自己於「學術付出與結果不成正比」,不再在乎成績高低,反而將時間放於「喜歡、開心的事情」,畢業後亦認為學校以外的社會充滿未知可能,對前景有想像。
女青年會總主任(青年及社區服務)郭義聰表示,研究結果反映「躺平」現象年輕化。又認為「躺平」是學生面對壓力、失敗和挫折的方法,呼籲社會亦應給「他們想像未來的機會」。機構建議,中學生應多元發展,出路或成功非由學術成就或成績決定。
#模式 #生活主義 #社會現象 #前景 #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