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披露漁護署去年人道毀滅657隻野豬,按年再增加170隻或34.9%,與2022年相比累增125%,估計全港野豬總數只餘約900頭,較2021年時銳減55%,今年1月起至4月3日間亦已再「人道處理」138隻豬。以過去兩年野豬每年減少約450隻的速度推算,若目前趨勢不變,預計野豬或會在未來兩年絕跡香港。漁護署形容野豬滋擾問題「逐步得到改善」,現時在全港設置41個捕獸籠或捕獸網捉野豬。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漁護署表示上年度聘用33人管理野豬,涉款2,280萬元,去年接獲1,098宗涉及野豬的投訴及求助報告,採取352次行動捕獲672隻野豬,當中657隻被人道毀滅,即平均每天殺死約1.8隻野豬。今年1月1日至4月3日期間,漁護署再「人道處理」138隻野豬,即平均每天殺死1.48隻野豬,以港島區行動較多,其中2月21日薄扶林士美菲路一次行動造成8隻豬被「人道處理」。
漁護署曾在2017至2021年11月以「捕捉、絕育、放回」方式處理野豬,4年間進行350多次行動,為約458隻野豬避孕,但漁護署稱行動效果「遠遠追不上野豬的繁殖速度」,因此改為「人道處理」即大規模殺害野豬,而畢在去年的捕豬行動數量,已相當於當初「捕捉、絕育、放回」4年總行動數量的總和。署方實施新政策後,香港野豬數量逐年減少,2022年尚有1,830隻野豬,2023年減至1,360隻,去年再減至約900隻,即每年減少約450隻。假如這趨勢不變,預計野豬數量2026年便會接近零。
團體憂增對立仇恨
當局透露在郊區安裝監察相機以加強監測野豬活動,香港野豬關注組早前憂慮,政府或會以人工智能(AI)技術協助撲殺野豬,強調全面殺豬的做法只會增加社會與動物的對立和仇恨,做法短視不智,呼籲政府增加資源重推「捕捉、絕育、放回」計劃,讓人類可與野豬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