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評論版昨日(13日)刊登評論文章,批評長和計劃以約1,500億元作價,出售和記港口包括巴拿馬在內的中國大陸及香港以外業務,並非「普通商業行為」,引述「網友」批評長和「沒有腰骨跪低」,「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促長和「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甚麼立場」。港澳辦昨晚(13日)在官方網站轉載這篇評論,是港澳辦網站「港澳要聞」頁面2017年有記錄以來,首次直接轉載《大公報》文章,反映是次做法罕見。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港澳辦昨日轉載3篇《大公報》文章,包括A4要聞頭條《多管齊下 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A5要聞二條《AI領域表現搶眼 五校躋身世界50強》,以及A11評論版頭條《莫天真 勿糊塗》。
翻查資料,港澳辦過往3年在港澳要聞轉載的79篇新聞報道中,55篇來源為新華社,只有昨日的3篇來自《大公報》,過往多年港澳辦網站如要轉載港澳要聞,也大多採用新華社或中新社整理後的稿件,直接轉載《大公》文章是追溯至「港澳要聞」頁面2017年11月最舊一篇記錄以來,合共350篇文章中的第一次。
《大公》評論作者署名首次出現
《莫天真 勿糊塗》作者署名為王俊熙,翻查《大公》網站,過往並無同一作者的評論記錄。文章質疑長和出售包括巴拿馬港口在內的全球港口,並非普通商業行為,稱交易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收回運河後不久發生,「這一切難道只是時間上的巧合?」
文章其後引述「許多網友」表示,巴拿馬運河是全球航道要道,質疑一旦運河被「美國化」、「政治化」,將被美國用於推行其政治議程,中國的航運貿易勢必受制於美國,「同時這個交易也使中國企業多年經營的港口網絡出現重大缺口,進而使海外發展利益被美國蠶食」,而一旦美國的「算計得逞」,將衝擊中國航運、外貿以至「一帶一路」。
文章末段指「網友普遍」強烈質疑和批評長和的交易,「認為這是沒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背叛出賣全體中國人」,形容交易是「大事大義大節」,促請長和三思,「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甚麼立場、站在哪一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上周三(5日)曾在外交部記者會上,形容長和出售港口是商業交易,中方不予評論,並表示中方支持香港特區企業赴海外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