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傳出一名18歲、在港大就讀的內地女學生墮入電話騙案,被騙走920萬港元。有港大校園傳媒報道,近月該校有超過60名學生成為詐騙案受害者,累計損失金額超過6,000萬元,香港大學社科學院昨(19日)要求學生必須完成警方的網上防騙問卷,否則禁止進入圖書館或學習共享空間,有關操作引起熱議。
立法會議員兼城大首席及常務副校長高級顧問的周文港認為,加強防騙意識,出發點是善意,若學生不填寫問卷,可能不知道騙案的「真相」。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港大學上周四(16日)向學生發電郵,要求學生本周一起至下月10日期間,填寫警方設計的防騙問卷,否則禁止進入圖書館或學習共享空間。據港大在網上學習平台Moodle上載的問卷,以英文及簡體中文列出31道選擇題,當中包括網上情緣、假冒官員、網上購物等主要詐騙手段。
上述選擇題中,「網絡情緣投資騙案」在問卷中佔比最大,共有11條,問題披露騙案流程,提及騙徒會以一個外貌出色的社交平台帳戶來主動搭訕,然後和受害者交心,成為挈友或戀人,繼而想辦法吸引受害者投資,誘騙受害者下載投資軟件並注資。
問卷亦提及,學生如何判斷身份可疑的人,並提供3個選項「使用搜索引擎,比如Google智能鏡頭、百度識圖等,搜尋對方在社交帳戶發放的照片,查看是否為網圖」、「查看對方帳戶的朋友圈是否有異常」以及「以上均可」。
針對港大有關操作,周文港表示,問卷的內容都是圍繞現在看到較嚴重的個案,希望學生能夠提高警惕,並希望這些不幸情況減少及抱著「少一宗,得一宗」的情況。網上防騙問卷的原意是良好,出發點都是希望大家好。又認為要採取一切措施保護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