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西強雷雨帶4.21朝掃港前,天文台西貢清水灣鏡頭早上9時35至40分,疑拍到由零星雷雨引起的漏斗雲,被氣象迷發現。本台向天文台查詢,天文台隨即公佈當時收到水龍捲報告,是自1959年有紀錄以來4月首次錄得;上次紀錄是2022年6月。
翻查香港天文台天氣雷達,雖然清水灣上空當時有雷雨回波,但可能解像度不足,未見屬強烈的紅或紫色。反而民間氣象組織地下天文台發現,內地天氣雷達當時顯示到清水灣上空有紅色的較強回波。
天文台回覆本台查詢時解釋,與水龍捲相關的雷雨發展,可能相當急速。但由於本港天氣雷達,最快僅6分鐘才掃描1次,或未能捕捉水龍捲完整生命周期及其巔峰時刻的回波訊號。
2形成機制大不同
天文台指,水龍捲是一條快速旋轉、夾雜著水滴的雲柱,由對流雲的底部連接著水面;風速一般較陸地上的龍捲風為低。由於水龍捲有時能將水吸起,也俗稱「龍吸水」。水龍捲分兩大類型;第一類與雷暴沒直接關係,通常在快速發展的濃積雲底下形成。
有研究指出,源自對流雲之下沉氣流到達海面後,會向外擴散,造成冷外散氣流。在這些冷外散氣流的匯聚區域內,加上溫暖的海面,便會有利這類水龍捲形成。漩渦先在海上發展,然後逐漸向上伸展。當漏斗形成時,水龍捲已達成熟階段。這類水龍捲的生命周期和移動路徑都較短,一般不會持續超過20分鐘;登陸後便迅速消散,很少深入內陸。
第二類水龍捲的形成機制和特徵,則與陸上龍捲風相同,通常與猛烈雷暴相關;伴隨惡劣天氣,如大風及冰雹。有時它們在陸上發展後,再移至海上。與第一類水龍捲不同,這類水龍捲在雷暴內由上至下發展,起初先形成漏斗雲,之後逐漸延伸至地面或海面。
水龍捲一般出現在熱帶地區和副熱帶地區;早上最常見,其次是接近黃昏時段。水龍捲雖然在香港較罕見,但在某些地區則十分常見。例如美國的佛羅里達礁島群,可能是全世界最多水龍捲出沒的地方,每年超過400個。
天文台2018年6月多達3天接獲水龍捲報告,其中2次都在長洲附近水域錄得,都沒有伴隨雷暴。在香港出現的水龍捲,於5至10月的雨季最常見。其中1959至2017年共錄得35宗,平均每1.7年才有1宗。
【天氣師李鈺廷提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