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測試市面37款妝前底霜樣本,結果發現17款樣本含有可能干擾內分泌成分,以及削弱生殖能力的的EHMC、胡莫柳酯(Homosalate),該17款產品不乏Clé de Peau、Giorgio Amarni、NARS、Shu Uemura等知名品牌。
消委會建議孕婦、餵哺母乳人士盡量減少使用接觸此類成分,並促請業界制訂優先關注成分清單,提升消費者安全意識,又建議廠商檢討配方,減少可能對人體構成風險的成分。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消委會從市面選購的妝前底霜,價格介乎108至995元。其中20款標榜防曬功能的產品中,有15款(約8成半)含化學防曬劑EHMC,其中12款在成分列表中佔較前位置;另有3款樣本含防曬劑胡莫柳酯(Homosalate);3款則含奧克立林(Octocrylene)。雖然這些成分在多國仍被批准使用,但部分研究指出,EHMC及胡莫柳酯可能影響荷爾蒙平衡,甚至削弱生殖能力,增加罹患乳癌或睪丸癌風險。奧克立林則可能令部分人士引起光過敏反應。 消委會建議孕婦、餵哺母乳人士、兒童及青少年盡量減少接觸此類成分,以降低健康風險。
上述17款含有可能干擾內分泌成分的妝前底霜中,不乏知名品牌如「Tom Ford SHADE AND ILLUMINATE SOFT RADIANCE PRIMER SPF 25 PA++」、「「Giorgio Armani 亮肌防曬妝前底霜 SPF30 PA+++」、「Clé de Peau粧前乳霜(光采柔滑)」、「Charlotte Tilbury魔法面霜 SPF15 PA+」、「LANEIGE防曬調色底霜 SPF28 PA++」等大眾熟悉的品牌。消委會指,LANEIGE及Tom Ford的EHMC位於成分列表中較前位置,SHISEIDO的樣本則列於較後位置。
所有37款樣品中,僅「Hourglass礦物質妝前乳 SPF15」及「Giorgio Armani 隱逸美肌妝前底霜」不含可能干擾內分泌的防曬成分,以及可能刺激皮膚或導致過敏的反應成分和物質。
測試另發現,有15款妝前底霜樣本含有助提高化妝品穩定性的抗氧化劑BHT,亦有潛在干擾內分泌的疑慮,動物研究顯示,BHT或對皮膚及眼睛產生潛在刺激。消委會提醒消費者,使用後如出現泛紅、痕癢等過敏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另有13款樣本顯示含有環矽氧烷化合物,因其高度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最終會釋放到環境可能造成污染。
除了內分泌干擾物,消委會亦檢測出部分妝前底霜含香料及致敏物質。37款產品中有21款含香料,其中16款檢測到香料致敏物質,當中13款樣本同時含有兩者。對香料過敏人士而言,這些成分可能誘發皮膚不適,消委會建議消費者選購時留意產品標籤,避免選擇含相關成分的產品。
多個廠商如Clé de Peau、ELIXIR、IPSA、NARS、SHISEIDO、JUNG SAEM MOOL、SUQQU回應消委會指,所含的受關注成分符合各國和地區法規要求,或者符合歐盟《化妝品條例》的規定上限等。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在選購妝前底霜時,可先於手部較粗糙範圍測試產品的遮瑕效果及持久度,並於手腕內側塗抹少量產品,觀察是否會引發皮膚不適,如痕癢或泛紅等反應。此外,消委會建議選擇以物理性防曬劑(如氧化鋅、二氧化鈦)為主要防曬成分的產品,以降低內分泌干擾物的影響,並提醒使用後應徹底卸妝,以免化學成分殘留在皮膚上。
消委會強調,化妝品市場監管仍有改善空間,促請監管機構與業界訂立更嚴謹的產品標準,加強透明度,讓消費者能夠更清楚選擇安全產品,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