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今早(18日)9時左右,在港股開市前夕,於官網發出《消委會就「農夫山泉」測試樣本結果澄清》道歉聲明,修正日前發布有關瓶裝水的測試報告,原本被列為「天然礦泉水」的「農夫山泉」,被改列為「飲用天然水」類別,並重新評分,整體表現由4.5星向上調整至5星,樣本的溴酸鹽檢出量,遠低於相關的準則值,可以安全飲用。消委會就樣本歸類出現落差而引起的誤會,表示抱歉。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農夫山泉(09633)回應指,已收悉消委會的澄清,而且測試結果充分顯示農夫山泉產品全面符合相關標準,可以安全飲用,稱將持續為香港市場提供安全、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受到消委會澄清消息刺激,農夫山泉股價逆市高開,最高暫見3.51元,較上日收市升5.72%。
消委會發聲明提到,原本鑑於「農夫山泉」成分列表標示的4款礦物質含量與「天然礦泉水」相近,而將其歸類為「天然礦泉水」,因而採用了歐盟訂定的「天然礦泉水」溴酸鹽的最大限值作為檢測指標,即每公升3微克。但昨日(17日)與「農夫山泉」的代表會面後,了解到產品既不是「天然礦泉水」,亦非「純淨水」,而是「飲用天然水」,採用的是內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標準。
消委會為該樣本改列為一獨立類別「飲用天然水」並重新評分,指樣本每公升含3微克溴酸鹽低於內地及歐盟標準(每公升10微克),可以安全飲用。消委會並為樣本重新評分,將該樣本的整體表現由4.5星調整至5星,重申所有相關測試樣本均可安全飲用,消委會又為今次測試「因樣本歸類出現落差而引起的誤會,表示抱歉。」
消委會又解釋當初將農夫山泉列為「天然礦泉水」的原因,指職員去年底為30款瓶裝水產品測試樣本搜集資料時,樣本來自不同產地,包括本港、內地、台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蘇格蘭、澳洲、加拿大及斐濟,當中29款均清楚標示類別,例如「蒸餾水」、「純淨水」、「天然礦泉水」等。
農夫山泉則標示為「飲用天然水」,而其成分列表上標示的4款礦物質含量與「天然礦泉水」相近,遂根據樣本的產品名稱及標籤資料等,將農夫山泉歸類為「天然礦泉水」。
農夫山泉日前向消委會發律師信,指《選擇》月刊測試顯示農夫山泉樣本檢出的化學物質溴酸鹽達到歐盟標準上限,是不客觀評價,要求消委會澄清及道歉,否則將採取進一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