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早前因應新冠疫情,為市民採購及注射不同疫苗,而自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推行至今年2月底為止,共有118萬劑復必泰二價疫苗被當局丟棄,佔疫苗採購量約62%。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周五(11日)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表示,被丟棄的疫苗己經過期,而因新冠疫苗基數較少,令棄置比例看起來較高,選委界議員陳凱欣則語帶激動地強調疫苗花公帑購置,呼籲政府將疫苗捐予其他國家地區也不應銷毀。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陳凱欣在會上引述當局數字稱,自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推行以來至今年2月底,共有118萬劑復必泰二價疫苗被丟棄,但當局經常叫病人不要浪費、不要濫用,對這結果感到「心痛」。她又指近年新冠疫情已穩定,過去兩個財政年度市民打疫苗的數目已減少,關注當局如何善用疫苗接種計劃的撥款,並促請政府不應浪費公帑,「就算捐給其他城市或國家亦不要銷毀」。
盧寵茂回應時直稱有關疫苗已過期,並謂傳染病來得急,亦有很多變數,只因目前新冠疫苗基數較少,才令棄置比例看起來較高。衞生署署長林文健補充,當局是基於科學委員會的建議採購疫苗,包括按重點人群,在可能感染的模型上推算出採購數目。
他續稱,部分藥廠亦訂明最低採購的疫苗數目,加上後疫情時期的病毒變化大,例如XBB至JN.1等變種,亦因此有不同疫苗面世,當局很多時候要「追落後」,令當局在各款疫苗的採購數量也有不同。
林文健另提到,相對疫情前當局已大減口岸人手,並已外判大部份口岸的篩檢服務以節省資源,同時引入集體式紅外線篩檢,但強調部份如手抱嬰兒、坐輪椅人士等仍需由人手檢查。他強調要預防傳染病進入香港,在港口或機場做健康篩查是非常重要一環,故有必要維持相關健康篩檢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