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將於今年底換屆,今年選民登記運動則將於4月底開始。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周一(17日)開會討論時,當局預計今年選民登記宣傳工作的開支約1,300萬元,並表明會繼續向潛在選民群組作針對性宣傳,並擴大宣傳工作,包括會協助剛取得居留權的合資格登記人士進行登記,但強調當局沒有就選民登記數量訂下硬指標。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在會上提到,同是選舉年的2023年花了1,300萬在選民登記宣傳上,估計今年開支相若,但多名議員在會上關注當局的有關花費,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問到,是否因為過往數年宣傳登記開支多在1,000萬左右,因此定下1,300萬元作預算,質疑當局會否統計宣傳所接觸人數。
該局助理秘書長黎翊榮稱是經過壓縮後大致上以此為水平,但當中的元素和宣傳都會作調整,例如在網絡化下,除了在報章下廣告,亦會將資源放在網絡上宣傳;不過宣傳成效難以量化,因運動除了鼓勵登記做選民,也屬教育工作,例如提醒現有選民補充資料等。
胡健民指出,選民登記運動目標,是希望提醒未登記選民在6月2日之前登記,以及選民更新資料等,而過往會在入境事務處轄下人事登記處設立登記櫃枱,鼓勵和協助往申領身份證的市民(例如年滿18歲者)登記為選民,今年更會將安排擴展至該處的居留權組,冀方便剛取得居留權的合資格登記人士登記。他亦強調,市民登記做選民屬自願性質,政府對新登記人數不設硬指標。
新思維狄志遠關注,不少市民搬屋、移民後未有更新資料,擔心登記冊「有水份」,資料未必準確關注政府如何確保登記冊資料的準確性。胡健民回應稱已與入境處、房屋署等核對數據,以提醒相關市民更新資料,但今年選舉日期仍未落實。謝衍文亦謂如選民願意提供資料,當局會與不同部門進行數字核對,並重申選民應在6月2日前登記,否則未必能在即將舉行的選舉中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