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財政預算案》提出政府將積極探討規範籃球博彩活動,並邀請香港賽馬會提交建議。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周三(2日)宣佈,正式就規範籃球博彩活動的建議方案展開諮詢,諮詢期直至下月2日,初步建議持牌者不得接受有香港球隊參與、或在香港舉行的籃球賽事的投注,並會就投注種類和賽事種類的數量設立限制等。
諮詢文件提到,非法籃球博彩增長速度驚人,已成為繼足球和賽馬後另一最受歡迎的體育博彩項目之一,去年參與非法籃球投注的人數急增186%,即約43萬名香港居民參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重申政府的政策是不鼓勵賭博,但在社會有切實且持續的需求下,會允許少數合法賭博途徑存在。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文件指出,政府2003年起容許馬會營運合法足球博彩後,已成功將逾15,810億港元投注額導入合法渠道,並帶來逾1,160億元博彩稅。同時,非法籃球博彩增長速度驚人,馬會報告稱2023年約有10萬至15萬名本港投注者參與非法籃球博彩,該年的相關收益介乎320億至340億元;惟去年參與非法籃球投注的人數急增186%,即有約43萬人參與,期內市場收益約為700億至900億元,按年急增119%至165%。
當局相信,一如規管足球博彩後大致把非法博彩需求有效導入合法渠道一樣,規管籃球博彩後應有助打擊非法籃球博彩活動;馬會引述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研究亦顯示,如馬會提供合法籃球博彩,有49%的非法投注者會改為經馬會投注。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增加博彩活動範圍後,18至21歲的投注者比例在過去5年一直維持在2%以下,反映增加博彩活動對年輕人影響甚微。
政府建議參考規管足球博彩的做法,訂立籃球博彩活動的規管框架,賦權向馬會發出營運籃球博彩的牌照,而發牌的主要條件包括不得接受有香港球隊參與、或在香港舉行的籃球賽事投注;政府將對投注種類和賽事種類的數量設有限制;不得接受未成年人士投注或以信用卡投注;有責任告示提醒市民有關沉迷賭博的嚴重性,並提供有關賭博失調服務的資訊等。
民青局發言人強調,政府的政策是不鼓勵賭博,惟考慮到社會無疑對賭博有切實且持續的需求,如不予規管可能導致非法賭博活動,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和其他犯罪活動,故採取了務實的做法,只允許少數獲准賭博途徑存在,包括根據《博彩稅條例》批准馬會進行賽馬博彩、六合彩獎券活動和足球博彩。
另外,政府決定續發足球博彩牌照予馬會,今年7月18日起生效,為期5年,現行機制下的各項規定將基本上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