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著名導演陳凱歌《志願軍》三部曲第一部《志願軍:雄兵出擊》於黃金周長假在中國、香港和澳門同步上演。是中國近年來繼《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金剛川》和《狙擊手》後,又一部以韓戰為背景的電影。然而,票房表現認真麻麻,和2年前「十一」推出的韓戰電影《長津湖》票房收入相差甚遠之餘,怕且蝕本收場居多。有分析指,反映「大陸民眾厭倦了一次次『戰勝美國人』幻想橋段」。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同片不同命」的《志願軍:雄兵出擊》票房,難和在2021年「十一」上演的電影《長津湖》相比,《長津湖》至今仍保持著大陸電影的最高票房。而根據專門統計電影票房的網站「貓眼票房」數據,《志願軍:雄兵出擊》上映首日僅獲得2700萬元票房,上映6日之後,票房約為3.8億,落後同期上映電影之餘,和《長津湖》6天的票房為30億元有很大的差距,更悲者是《志願軍:雄兵出擊》製作成本高達6億元。
在大陸知名電影評論平台「豆瓣電影」上,有觀眾寫下「如芒在背,如坐針氈」的負評,表達對該片的不耐煩,並很清楚地指:「呈現中共志願軍無堅不摧、美軍太過愚蠢的劇情很假。」還有網民直言對「多數人覺得你批評《志願軍》,就等於漢奸走狗不愛國」這種輿論導向反感。
中國人民大學退休教授周孝正表示,現在觀眾對《志願者:雄兵出擊》不買帳,關鍵在於網路發達了,「不能說全明白了,但是比以前明白了」。他說,「長津湖戰役」其實突顯了當時中共領導層的無能,「冰雕連」因裝備不足整連被凍死,而這樣殘酷的戰役卻被拍成了電影用於宣傳。可是這樣的電影拍多了,反而使民眾了解了歷史的真相。
從事網上工作的廣東人莫凡(化名)自認非常愛國,看過幾乎所有同類電影。莫凡認為,《長津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當年是建黨100週年,情緒煽動到位了,《長津湖》是第一部,好奇心和愛國心加在一起。」但他指出,經過這些年,把老百姓心裡對於這種題材的熱情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今時今日已經沒有人買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