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今日刊登前運輸及房屋局長、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顧問張炳良一篇題為《港的品牌困惑》,張炳良文中主要論述,香港近年出現政治動盪及實施《港區國安法》,部分外國人懷疑香港是否跟以前一樣自由,對香港的認知複雜及負面,變相修正香港的國際品牌。他認為香港目前形象「困惑模糊」,政府天天唱好之餘,亦須正視外圍觀感。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文章早段談到當前全球經濟放緩、前景不明,加上內地消費及投資不振,本地股市房市下滑,致人心觀望、市道疲弱。旅遊方面,既與東京、首爾、新加坡等傳統亞洲旅遊點比併,現更遇到內地尤其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激烈競爭。以深圳為例,其旅遊策略包括搶港客、發放專屬消費券、打造港人旅遊消費服務示範街區等,標榜價廉物美服務好。港人疫後紛紛外遊,北上消費也成潮流。
張炳良在文中續指出,由於國安法下的新環境,一些西方國家發布不利香港形象的國民外遊警示。很多國家地區(包括那些經常批評香港,以及港人常赴旅遊者)都有國安法律,多極嚴厲;但他們鮮讓這些處理極端情况的法律,籠罩日常討論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致易產生驚弓之鳥。因此,張炳良反問香港要突圍而出,除執法公正、尊重獨立司法外,能做得比他們更好嗎?
文中又指出,其實香港長期存在市場自生的夜經濟,從廟街到蘭桂坊,小區夜市興旺,夜生活燦爛,不靠政府推動。現在政府肯出力為這座城市增添夜間活力,總是好事,惟不能以為官府可支配或取代市場力量。夜經濟的討論往往聚焦促進夜市、擺攤及街頭表演等,以期增加人流。目前現實卻是,不僅夜間經濟活動萎縮,一些中小企和店舖也為日間業務回常緩慢而發愁。
張炳良一針見血地指,若社會總體消費力不繼,夜經濟只是塘水滾塘魚之舉而已,邊際增益有限。今時今日,香港旅遊業不能過於依賴購物、美食或娛樂等傳統賣點,也不能再以為服務態度依舊仍可躺着也「旅客如雲」。香港成本高,需發展高收益旅遊,而不止是追求人數或低增值消費(儘管其對維持下游就業仍為重要)。
張炳良認為香港應珍惜其制度和人文遺產,繼續展示多姿多彩的街景、多元文化氣息及自由包容的創造空間。還應從民間、市場和國際連通孵化出新生元素,以增強「一國兩制」下獨特多樣性和共存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