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公佈天水圍母嬰健康院兩名最多只有7個月大的嬰兒於周一(17日)被錯誤接種疫苗,原定需接種的乙型肝炎疫苗變成肺炎鏈球菌疫苗,兩名嬰兒暫時未有不良反應。衞生署表示初步顯示事件屬人為錯誤,已暫停涉事護士注射疫苗的職務,並已聯絡受影響嬰兒的家長,向他們致歉及解釋跟進工作,會安排兒科專科醫生盡快詳細檢查。涉事時段內全部7名嬰兒需補打一針乙型肝炎疫苗。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衞生署表示受影響的嬰兒在周一(17日)下午4時至5時30分期間接種疫苗,該時段有7名1個月至7個月大嬰兒需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健康院在時段結束後核查疫苗數量,發現少用了兩劑乙型肝炎疫苗、多用了兩劑肺炎鏈球菌疫苗,核對後確認兩名嬰兒被錯誤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暫未確定是哪兩名嬰兒遭打錯針。
同時段7名嬰兒全需補針
現時初生嬰兒需在出生後首6個月先後接種3劑乙型肝炎疫苗,以及在一歲前接種2劑肺炎鏈球菌疫苗及1劑加強劑。衞生署稱已聯絡7名受影響嬰兒的家長,向他們致歉及講解跟進工作,已安排兒科專科醫生盡快為他們詳細檢查。
受影響的嬰兒暫時沒有不良反應,衞生署稱諮詢兒科專科醫生意見及參與資料後,相信事件不會對涉事嬰兒構成健康風險,署方會在適當時間為他們全部7人補種乙型肝炎疫苗,並按原定計劃完成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意味其中5名沒被打錯針的嬰兒會被接種4次乙肝疫苗。
涉事護士停打針職務
衞生署表示仍在調查事件,初步估計屬人為錯誤,涉事護士已被「暫停注射疫苗的職務」,假如證實其涉及違紀,會按既定程序處理,不排除交護士管理局跟進。署方向受影響人士致歉,已責成所有母嬰健康院加強培訓前線職員,確保注射疫苗前仔細核對疫苗和病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