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今日(12日)刊登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的文章,岑指出勞工處5月中推出「工作暑熱警告」的原意是好,但效果未如人意,執行上相當繁複,警告信號多次「彈出彈入」,引起混亂。又指工作暑熱警告與天文台運作多年的酷熱天氣警告並行,有可能出現不協調,直指資訊不是愈多愈好。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bit.ly/3wGQh7c】
岑智明指簡單易明並具公信力的天氣警告,有助市民快速掌握危險情況,也方便政府各部門協調應變計畫。因此他贊成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陳英凝曾建議,將工作暑熱警告及酷熱天氣警告這2套暑熱系統整合,但政府未有回應。
他指2014年時任天文台台長時,天文台與中大醫學院團隊研發「香港暑熱指數」(HKHI),考慮到普羅大眾對暑熱的影響,這制度並非針對勞動人士,亦沒有評估戶外工作人士長時間工作的暑熱風險。
因此,岑質疑勞工處推出的工作暑熱警告基於「香港暑熱指數」是否合適,又認為工作暑熱警告採用的觸發門檻,比國際標準高上加高。他指,勞工處應考慮參考國際認可的濕球黑球溫度(WBGT),作為工作暑熱警告的觸發門檻。
WBGT除了是評估暑熱壓力的國際標準,亦被多個國家(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加拿大及新加坡等)應用在工作環境的暑熱壓力評估。
WBGT除了是評估暑熱壓力的國際標準,亦被多個國家(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加拿大及新加坡等)應用在工作環境的暑熱壓力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