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體育園於上週六(1日)舉行開幕典禮,有報道指有人收費帶客「走後門」進場,事件引起公眾關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今(4日)在港台節目上回應,強調事件規模不大,形容「瑕不掩瑜」,但承認涉及保安問題,當局會認真檢討漏洞,並考慮實施工作人員通行證實名制及人面識別技術,以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此外,她透露體育園已收到不少租場申請,對其營運前景充滿信心,但未有透露回本時間。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羅淑佩表示,政府及體育園管理層對事件高度重視,已迅速聯絡警方跟進。她指出,除票務問題外,違規入場人士未經安檢屬嚴重問題,影響場館安全。當被問及事件是否反映保安漏洞時,她強調體育園設有閉路電視監察及保安人員,認為事件或屬「忙中有錯」,政府會認真檢討,堵塞保安漏洞。
她進一步指出,事件涉及工作人員通道,門票實名制未必適用於此,因此當局正考慮實施工作人員通行證實名制,甚至引入人面識別技術。然而,由於大型活動涉及大量臨時工作人員,當局仍需與不同主辦方商討細節,以確保新措施可行,並兼顧運作效率。
談及體育園的營運狀況,羅淑佩表示,管理公司負責場館營運,政府設有績效指標(KPI),例如每年的體育活動日數,但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她透露,目前體育園的熱門時段已收到大量租場申請,對其營運前景感到樂觀。然而,她未有明確透露體育園何時能達至收支平衡,僅表示市民的消費模式及市場環境仍在變化,需要重新評估體育與演藝活動的比例。
此外,她亦提到,體育界一直反映訓練場地不足,而啟德體育園具潛力可作為冰球、足球等運動的訓練場地,當局會考慮進一步優化資源分配。
體育園日前公布場地租用收費後,有意見認為其定價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場地昂貴,可能影響市民使用意願。對此,羅淑佩回應指,康文署場地的定位是為所有市民提供運動設施,而啟德體育園則較少用於日常訓練,設備更先進。她認為,專業運動員及認真跑友可能願意支付較高費用,以換取更佳的訓練環境。
針對部分觀眾對場館音響效果的批評,羅淑佩表示,她親身在場內視察,認為整體音響表現可接受。她補充指,未來當國際級團隊來港舉行大型演出時,會有更充足時間進行調整,屆時音響效果將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