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將於下周舉行特別會議,司法機構昨日(2日)向財委會提交文件,披露各級法院截至今年2月底接獲約2,350宗反修例案件、230多宗國家安全相關案件,即去年新增反修例案件約為50宗,國安案件則約30宗,相當於每月多接獲約4宗反修例案和2.5宗國安案。司法機構表示會優先處理這兩類案件,承認「多宗備受矚目的反修例案件及國安案件的審期超出預計」,而餘下案件大部分將在今年審訊。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林新強就預算案向司法機構提問,要求交代尚餘的反修例及國安相關案件數目,以及過去數年受這些案件影響而增加法院輪候時間的數字。
司法機構回覆表示截至2025年2月底,提交至各級法院的反修例案件約有2,350宗,國安案件則約有230宗,當中不少審期較長。與去年4月司法機構提交立法會的數字相比,反修例案件過去一年增加約50宗、國安案件增加約30宗,完成審理的反修例案件比例由93%增至96%,國安案件完成審訊的比例則由87%跌至86%。
料大部分案件今年審訊
司法機構承認多宗案件審期超出預計,加上高等法院刑事法官數目有限,截至今年3月底約60宗其他刑事案件需重新排期,「主要原因是國安案件須由3名刑事法官審理,使司法資源更為受壓」。司法機構表示去年區域法院刑事案件平均輪候時間為397天,按年減少45天,隨着餘下反修例及國家安全相關案件大多定於2025年審訊,預計未來數年法院輪候時間會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