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發展局公佈最新的數據顯示,去年訪港旅客共約4,500萬人次,內地旅客佔逾七成,非內地客、尤其是來自東盟國家的旅客增幅顯著,但整體旅客人均消費為5,500元,較前一年的6,900元下跌兩成。局方周二(4日)估計今年將有4,900萬人次訪港,較去年上升一成,人均消費與去年相若,未來會推行一連串的宣傳推廣活動,包括與超過1,500間商舖推出優惠,原本每月舉行的煙火及無人機表演將改為配合節慶舉辦。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局方的數據顯示,去年來港的非內地的客群當中以台灣旅客人數最多,去年錄超過124萬人次,其次是菲律賓和美國;期內增長最強勁是俄羅斯旅客,增幅達118%,其次是南韓。去年訪港的過夜會展旅客有142萬人次,按年上升9%,郵輪旅客總流量則有35.5萬人次,按年增63%。
不過去年整體旅客人均消費為5,500元,較次一年跌兩成,內地旅客人均消費更跌至5,000元,是2017年以來最低,不過非內地旅客人均消費達6,600元,長途客和東南亞客的人均消費更分別錄得7,500元和7,200元,過夜會展旅客則平均7,800元。對於內地旅客人均消費跌至近年新低,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認為這反映旅客消費摸式改變,業界需要轉型。
為推動本港旅遊,局方本月將先推出「香港盛匯超級三月」活動,與超過1,500間商舖推出多項優惠,提供 160多項餐飲、購物及娛樂優惠。程鼎一強調,局方將按季節、類型、節日等因素,串連盛事和活動,方便遊客揀選來港參加盛事或節日活動的時間,希望延長旅客逗留時間及刺激消費,擴大盛事效益。
另為節省開支,在維港舉行的無人機和煙火表演,將會改為「精準發放」,在特定節慶日子才舉行,凝造節慶氛圍。程鼎一表明即使撥款減少,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美酒佳餚巡禮、單車節、繽紛冬日巡禮、跨年倒數及新春花車巡遊仍會續辦,未來也會加強宣傳本港的地道文化、山徑、海島、研學、賽馬及美食,以及進一步強化香港「穆斯林友好」目的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