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色情物品長年在網上橫行。警方上月以製作、管有兒童色情物品、阻差辦公罪拘捕7名本地男子,他們年齡介乎16至49歲,涉嫌在社交媒體、網站、點對點分享軟件上下載或發佈兒童色情物品,其中一名16歲男生涉嫌在家中多次拍攝胞妹下體。
警方表示,本港去年錄得80宗兒童色情物品相關案件,按年升27%,涉及製作或管有兒童色情物品,又或利用或促致兒童製作色情影像等罪行,當中四成案件涉及網絡交友。警方呼籲家長了解網絡的應用趨勢,教導子女保護自己,而非單純禁止子女使用電子產品或上網。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顏凱欣表示,警方發現有人從網上或點對點分享軟件下載及分享兒童色情物品,經調查和情報交換後,曾聯同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警方,於今年2月24日至3月28日採取代號「跨欄」的執法行動,共有435人落網,年齡介乎13至68歲,搜出266台電腦或外置儲存裝置,以及279部手機,他們主要涉及兒童色情物品罪行及其他性罪行。
而在香港,警方突擊搜查多區涉案人士的住址,拘捕5名本地男子,年齡介乎16至49歲,涉嫌製作兒童色情物品、管有兒童色情物品以及阻差辦公;檢走的11部電腦及外置儲存裝置、以及7部手機當中,共藏有162段兒童色情影片及230張相關照片,初步相信疑犯是從不同渠道如社交平台、網站或點對點分享軟件下載和儲存兒童色情物品。
有外國警方發現AI生成兒色物品 本港警方強調均屬違法
顏凱欣指,初步調查後相信只有一案涉及本地受害人,涉及該名16歲中五男生,他的手機藏有8張在家中拍攝妹妹下體的照片。事發於2022年至2023年,當時被捕人約14歲、受害人約11歲,受害人是在知情下被拍攝,且沒有證據顯示她曾受到其他形式性侵犯;其他案件的均涉及海外受害人,大多來自東南亞、非洲或歐美國家,包括成年施虐者涉嫌性侵行為、未成年兒童裸露身體自拍等。
她續稱,有一國警方發現利用AI生成的兒童色情物品,雖然至今香港未發現同類物品,但《 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列明任何形式的兒童色情物品,不論是照片、影片、電腦生成影像或其他視覺媒介製作的物品,均屬違法,且無論是否基於真人、經過修改或以電子方式製造等,均屬禁止管有,強調透過AI生成兒童色情物品屬於違法。
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高級督察謝潔婷透露,本港去年錄得80宗兒童色情物品相關案件,按年升27%,涉及製作或管有兒童色情物品、利用或促致兒童製作色情影像等罪行,年紀最小的受害人只有9歲;大部份犯案者會經社交媒體、應用程式或網上遊戲等認識受害人,以噓寒問暖等方式獲取受害人信任、以至聲稱為情侶後,誘使受害人提供私密影像,藉此勒索受害人提供更多影像、甚至相約外出及發生性行為時進行錄影。
警方去年訪問逾2,000名中學生 62%曾在網上受成年人性誘識
謝潔婷舉例稱,一名女童透過交友程式認識自稱同齡的網友,對方先傳送聲稱是自己的裸照,並以了解女童衣著品味等藉口,逐步要求她提供私密影像,女童不虞有詐下,在5日內發送60張私密照片及影片給對方,有人隨即索求更多影像,否則會將它們公開,女童最終不堪壓力,向家人求助後報警處理;亦有受害人在遊戲認識網友後多次傳送裸照及影片予對方,以配合「角色扮演」,惟欲終止遊戲時遭到對方要脅。
警方臨床心理學家馮浩堅表示,警察臨床心理學家與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去年訪問逾2,000名中一至中四學生,發現過去一年間超過62%學生曾在網上受到成年人性誘識,8.7%曾收到成人發送的色情照片或影片,更有3.3%承認曾發送自己的色情照片給網友;雖然女性危機比男性高1.4倍,但在29宗最嚴重個案的男女比例較平均,顯示男生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他強調電子科技在現今社會不可或缺,家長應增長網絡知識、了解子女網絡活動,並從小教導子女自我保護,而非單純禁止子女上網,此舉反而可能令他們私下上網而增加風險。
#警務處 #兒童色情物品 #人工智能 #性罪行 #阻差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