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3日)在個人社交平台上,談及近期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的新一份預算案。曾俊華在帖文中直言,「當你見到自己頭家,財政狀況每況愈下,都咪話唔擔心」,指在看完是次預算案後,憂慮本港日後要借貸度日。他又提醒,不能只看收入,而是一定要減低經常性及非經常性開支,例如基建項目,否則難走出結構性財赤。
曾俊華在帖文中,形容自己「算係一個樂觀嘅人」,惟表示當看見本港財政狀況每況愈下,都不禁會擔心。他又指,主要擔心的並不是自己這些「有番咁上下年資」的人,而是下一些會繼續在香港生活的年輕一代。
他憶起昔日作為為香港「睇住盤數」的人,經常被批評是「守財奴」,會被質疑庫房留著那麼多盈餘的作用。他認為多年過後,相信大家現時終明白其用意,又指自己和不少人一樣,看完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後,都憂慮香港將要借貸度日。
他表示,香港已無可否認地正式進入「結構性財政赤字年代」,故政府要尋求開源之道、節流之法,惟最理想的景象如經濟暢旺、政府稅收賣地大豐收等,恐怕有一段時間都未必可以會重現。
曾俊華又提及,今次預算案中繼續發債,表示不少地方均會以發債支持政府經常運作,但香港僅作為一個特區,並不會大印紙幣,故不宜用作對比。他指出,政府可以發債投資大型基建項目,因項目落成後有長期經濟回報,惟永遠不可用借回來的錢應付日常開支。他又憂慮,如連年發債用於日常開支,以至出現「債冚債」情況,會令香港庫房空虛、信用評級受影響,強調「呢啲都會由子子孫孫去承受」。
曾俊華在最後提出看法,表示不可只看收入,一定要減低政府支出,包括經常開支及非經常性開支,如基建項目,否則永遠走唔出結構性財赤。,反問屆時是否與公共財政要「量入為出」的要求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