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輪候時間持續下降,特首李家超周二(18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截至2024年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季回落0.2年至5.3年,創六年來新低。相較上屆政府上任前的6.1年,輪候時間縮短了約0.8年,申請者可更早獲編配公屋,改善居住環境。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李家超指出,政府上任前,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曾高達6.1年,最新數據顯示,輪候時間已縮短至5.3年,減少9個半月。他強調,這不僅讓市民能夠更早遷入公屋,改善居住環境,亦能減輕租金負擔。以劏房戶為例,縮短近10個月的輪候時間,相當於可節省約3萬元租金開支。
李家超在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中訂立「6年封頂」公屋輪候時間目標,並推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計劃,務求在5年內,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進一步縮短至4.5年。他表示,首期簡約公屋已於今年起陸續入伙,而第二期項目包括啟德、屯門及兩個由舊校舍改建的單位,共提供超過5,000個簡約公屋單位,將於下周開放申請,最快可於今年第四季起陸續入伙。
去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共有約5,000宗,較上一季增加約1,300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