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屋問題一直是香港人面對的重要問題之一,不少年青人在成年後即開始輪候公屋期望「上樓」。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周三(2日)出席港台節目時表示,當局要找機會理順或矯正「18歲開始輪候公屋」的觀念,形容未來5年推出的近9.5萬個居屋和房協單位可成為年輕人的置業希望,並以去年數據稱只要月供1.1萬元就能支付居屋一成首期,稱年青人非「遙不可及」。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何永賢在港台節目《盤點政策》上承認,接任局長兩年半以來面對的最主要問題是房屋供應不足,指本港過往曾有一段長時間沒有居屋,以致居屋的認購額超標30多倍至60倍不等,反映置業需求很大,但未來5年料將陸續推出4.5萬個居屋單位,房協亦會推出近5萬個單位。
對於不少市民滿18歲便輪候公屋,她認為要找機會理順或矯正這個觀念,重申居屋很重要,亦需要持續供應,期望年青人不用為輪候公屋而壓低入息及資產。她以去年居屋平均售價270萬元為例,首期一成即約27萬元,連同律師費共30多萬元,以利率4厘計算,月供只需約1.1萬元,形容對年輕人而言並非遙不可及。
翻查資料,何永賢日前在元朗攸壆路首個簡約公屋入伙日亦曾作類似的發言,指簡約公屋的租金只需約1,600元,等於整個家庭可以每月節省數千元,一年就能省數萬元,儲到3至4年或能有20多萬元,足夠支付居屋首期;而周二(1日)起開放申請的房協居屋項目觀塘「峻然」及粉嶺「聚然」,價錢分別介乎249萬至636萬元、以及230萬至547萬元不等,約為當區市值7折,最多可作九成按揭,最長為30年。
房屋署早前曾公佈,截至去年年底,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由近年高位、即2022年3月底的6.1年,回落至5.3年,期內共有11.86萬宗一般申請,比2020年9月底的15.64萬宗高位減少24%,30歲以下的申請者更由1.56萬宗跌至7,600宗。去年4月起生效的申請公屋資產限制方面,1人申請者的每月入息不可多於12,940元,資產不可多於28.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