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學生會原定周三(2月19日)晚8時舉行放映會,播放電影《何以鴉雀無聲》,講述一班緬甸女工在軍政府統治下備受壓迫,罷工抗爭卻最終失敗。惟播放前1小時,放映會臨時宣佈取消。新亞書院周四(20日)凌晨發聲明,稱昨傍晚接獲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來函,稱處方收到公眾投訴,所播放電影未獲「電影檢查監督並獲發核准證明書或豁免證明書」,繼續放映有機會違法。學生會遂最終決定取消放映。
本台已就事件向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查詢,對方證實接獲有關投訴,稱昨日接獲一宗相關公眾投訴,完成調查後即時向活動主辦方寄發電郵,提醒他們留意《電影檢查條例》的相關規定,並稱去年曾批准《何以鴉雀無聲》僅於去年11月內的指定日子在特定地點上映。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電影《何以鴉雀無聲》講述的是緬甸政局動盪下,一班在緬甸的女工在軍政府統治下備受壓迫,一名剛成年的少女被迫到仰光工廠謀生以供養年幼的弟妹,當其他工人因拖糧組織罷工時,陷入矛盾拉扯的她因結識了曾參與民主運動而入獄的鄰居,並了解到緬甸備受壓逼與步步抗爭的過去,令她意識到—「所謂心繫家國,從來不只是順服盲從」。電影曾在釜山國際電影節獲「新潮流獎」,並曾在香港亞洲電影節放映。惟放映前1小時,學生會宣佈取消放映。
學生會凌晨發聲明表示,昨傍晚6時01分接獲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電郵,稱接獲公眾人士投訴,上述播放電影未獲「電影檢查監督並獲發核准證明書或豁免證明書」,該會若繼續放映,有機會違反《電影檢查條例》,一經定罪可處罰款甚至監禁。
學生會指,是次放映活動僅供已登記及受邀的中大同學和教職員參與,並非公開活動。電影亦曾通過電檢並於香港亞洲電影節及百老匯電影中心公開放映,不需再次申請證明書。學生會收到電郵後,曾致電電檢處查詢,惟未獲回覆。因其辦公時間已於傍晚6時結束。礙於短時間內未能釐清法律定義,為免觸及法律灰色地帶,決定取消電影放映會。
學生會續指,在活動前已耗費港幣5,000元購入電影單次放映權,購入條件列明僅可於當日放映,因此無法重新舉辦活動,並向活動參加者致歉。中大其後回覆傳媒查詢,指新亞書院獲悉學生會因法律原因決定主動取消放映活動,書院理解決定並提醒所有活動需符合法律及大學的規則。
放映會臨時取消後,學生會感謝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作為嘉賓,仍抽空出席討論「社會運動應如何被定義、乃至其崛起之緣由」、「香港及緬甸兩地社會運動之異同」等議題。學生會感謝李立峯仍抽空出席,以及提供協助。
電影報刊辦︰去年曾批准電影於同年11月上映
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周四回覆,稱昨日接獲一宗公眾投訴,指中大新亞書院將於當晚在校園內向公眾放映一部未經核准,稱為《何以鴉雀無聲》的影片;辦公室隨即展開調查,確認未有就該放映活動收到相關影片的檢片申請,故於完成調查後即時向活動主辦方寄發電郵,提醒他們留意《電影檢查條例》的相關規定,包括「上映」的定義。
辦公室提到,2024年10月曾根據有關條例,就《何以鴉雀無聲》向香港亞洲電影節協會發出核准證明書,但其只限於2024年11月內的指定日子在特定地點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