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去年提出31項建議,包括鼓勵非懲罰性通報、利用科技減輕人手工作等。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今日(20日)宣佈,下月起會在6間醫院試行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處理醫療報告,強調會由醫生再作檢視及修改,並確定報告內容,如運作暢順,預計今年內在全港所有醫院推行。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立即訂閱:https://bit.ly/3wGQh7c】
高拔陞透露,瑪嘉烈醫院、明愛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將軍澳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及天水圍醫院下月起將試用AI處理醫療報告。相關AI系統由醫管局內部開發,可協助醫生綜合病人臨床資料,快速起草醫療記錄或報告。他說,醫生會作最終審核及修改草稿,以確保與醫療記錄一致及內容正確。
他指醫管局的基準是8周內完成80%的醫療報告,目前撰寫醫療報告平均佔醫生8%至10%的工作時間,當中骨科醫生需要撰寫較多報告。惟醫生以往處理醫療報告時,需要閱讀醫療紀錄資料,如醫療程序、手術及化驗結果等;AI則可以透過系統即時收集資訊,減省工序及人手處理時間,提升效率,亦可協助醫生撰寫更有條理的文稿。
高拔陞表示,前線醫生對此舉表示歡迎,預計可節省不少撰寫醫療報告時間。至於處理病人資訊時會否擔心資料外洩,他強調有關系統是醫管局內部自行研發,所有病人資訊會儲存在醫管局系統內,市民毋須擔心。
另外,醫管局將透過應用程式HA Go推出,以電子方式申請醫療報告及繳費,冀加快處理申請,首階段涵蓋病人自行申請的醫療報告,計劃於2025至26年度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