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3」今日(20日)揭曉,當中年度國內字及詞分別為「振」及「高質量發展」;國際字詞則為「危」及「ChatGPT」。結果出爐後在內地社交平台引起不同反應,部分網民表示不認同,指今年經濟、房價、股市等均下跌,笑言年度字應為「跌」。
已舉行第18年的「漢語盤點」活動,由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受商務印書館聯合主辦,旨在「用一個字、一個詞描述當年的中國與世界」,今屆亦在北京舉行揭曉儀式。據《央視新聞》引述主辦單位對年度字解讀,指「長路有險夷,無論是國家還是個體,面對挑戰時不失本心,遭遇風雨時行之不輟,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就當得起一個『振』字」。主辦單位又表示,過去曾執著於「有沒有」、「大不大」等,惟現在則更關注「好不好」、「優不優」、「美不美」,反映高品質發展是立足於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選擇。
至於國際字「危」,報道提及今年出現以巴衝突等國際戰爭,以及「日本不顧反對排放核污水」、晶片研發等議題;而「ChatGPT」出現亦持續了人工智能話題及思考。
不過,不少內地網民似乎不認同是次年度漢字,在微博上留言表示「我以為是窮」、「不是跌嗎」、「經濟跌,房價跌,股市跌,人心跌了」等,亦有人提及A股持續下滑,指「大a萎靡不振」、「A股往下震」,不明白何來「振」一談。